孩子,你不是笨,你只是陷入了“伪勤奋”!
一位特级教师的话!
发布时间:2021/12/13 16:09:46 作者:柏培斌 浏览量:1854次
孩子,你不是笨,你只是陷入了“伪勤奋”!这位特级教师的话真戳心!|一封来信
孙勇 中国教育报好老师 2021-05-18 19:48
- 这是 好老师 2021 年的第 217 篇文章 -
今天的【一封来信】来自一位江苏省特级教师——孙勇!
孙勇老师的一名高三学生问他:“老师,我天天做练习,做了很多,但是成绩总是上不来,我好笨啊!”
孙老师给学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坦诚地告诉学生,“其实,你不是笨,你只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他为什么这样说?他又给这位学生哪些好建议呢?我们一起拆开这封信来看看吧!
01
一个一直关注我且被我关注的高三党向我抱怨——老师,我天天做练习,做了很多,但是成绩总是上不来,我好笨啊!
我坦言,其实不是你笨,只是你勤奋的背后,掩盖着懒惰的本质——你只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点半,你给自己塞了满满的公式、单词,作文素材,却没有工夫想哪些是自己没有掌握的,哪些是做了无用功。
市面上的教辅资料你一个也不舍得放过,把它们买来堆满了书橱,却没有细细品尝教辅编写者给你准备的饭菜的味道,更别提消化。
你去听在线课程,北京的、上海的名师,所有的课程你都要听,当然还有一对一,这么时尚的辅导方式一定要拥有,然而只是听了而已。
够了,你缺的不是好资源、好老师,你缺的是好方法。
02
老师给你几点建议——
一、对自己喊暂停。
一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曹林菁在介绍学习经验时说,“我们学校在高三时有一项很棒的制度叫作‘休课’,有两三天的时间停止所有教学进度全天自习,给同学们进行反思、回顾、总结、答疑的机会。亲测效果很好,但这其实不一定需要学校统一安排,在你觉得太忙或者太盲目的时候,不如不时地停下来,这会使自己更清醒,少做无用功”。
二、思考基础知识。
爱因斯坦曾说,如果给我 1 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 55 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 5 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曾普遍表示,只要跟紧老师的复习计划,把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好,把基础的题目弄懂弄透,能把课堂吃透,就能成为课堂之王,效率之王。事实证明,动脑子把基础知识想清想透,比圂囵吞枣地学很多知识要好得多。
三、构建知识构架。
可以通过建立错题本的方式,每份试卷整理后,主动进行分析,剖析每道题的失分点,即便是考了满分,也要认真总结经验。哪个同学得分比自己高、哪个同学错题整理得好,都要从别人的长处中虚心吸取经验,帮助自己更好地进步。
四、注意劳逸结合。
你要清楚,能带来真正提高的,不仅仅是勤奋。犬子和他上了985名校的同学在高考前很少熬夜,也几乎没有挑灯夜读至凌晨,也不搞“题海战术”,基本在11点半前睡觉,很注意劳逸结合,羽毛球、玩乐器、看电影、做公益活动,事实上,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拒绝思维懒惰是比假装勤奋更困难的事情,然而一旦你开始转变,你会发现“用一根杠杆撬动地球”的秘密,你可以学得更轻松,也更高效。
坚持这些习惯,做到真正的勤奋!你可以做到!
03
最后,借用朱光潜先生那句恪守一生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但凡此身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推诿给别人;
但凡此时应该且能做的,决不拖延到明天;
但凡此地应该且能做的,决不幻想着彼地。
本文作者 |孙勇,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江苏省特级教师 ,正高级中学教师
插图设计 | 樊薇
责任编辑 | 杜京虹
上一篇:智慧环境下教与学的转变
下一篇:聚焦三新,交流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