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传承一二九 青春恰自来
发布时间:2023/12/4 22:27:42 作者:柯晶 浏览量:844次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第(14)周升旗仪式,担任本周升旗手的是高 三(10)班的邓哲同学。他在班上担任学习委员的职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与同学互信互助,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并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他学习刻苦,善于规划,每天坚持学习到最后,本次期中考试取得了年级第一,在班级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本周国旗下讲话的是来自历史组的吴聿琪老师,主题为:传承一二九 青春恰自来。
传承一二九 青春恰自来
吴聿琪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传承一二九,青春恰自来
首先请允许我和大家分享一个好消息,上周江宁区中学生“一二·九”合唱比赛中,我校合唱队师生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斩获特等奖,接下来即将代表江宁区出战市赛。本周高一级部也将进行校内“一二·九”合唱比赛。那么同学们,你对“一二·九运动”了解多少呢?让让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吧!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推行殖民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绥靖政策,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策划所谓的“华北自治运动”,妄图将华北五省从中国分离出去。“华北之大,却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9日,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北平学生六千余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历史的车轮碾过88载,把“一二·九”精神深深印刻在了中华大地上。其爱国主义的精神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肩负起强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当年的中国积贫积弱,任由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躙,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凭着满腔热血呼喊抗日救亡的口号,唤醒了全民族抗战的斗志和血性。“一二·九”运动彰显了青年学生勇于担当的民族脊梁精神。那时的他们和在场的同学们差不多大。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中国也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到了强起来的发展阶段,但“一二·九”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不应因此磨灭。要知道家国命运,休戚与共,当前我们所处的世界并不太平,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战争阴霾挥之不去,零和博弈让国际局势愈发不明朗。中国虽已强大,但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唯有国力强盛才能阻遏战争。当国际竞争转向综合国力,人才就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砝码。而先进的科学文化靠的就是人才。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和平年代,教室里一张张平静的书桌是对你们最深切的召唤。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就是“一二·九”爱国精神在当代的传承和弘扬。同学们,你们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力军,有这样的使命,更需有这样的担当,用行动去践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高一的同学,刚刚经历了第二次六校联考,接下来还将面对期末市统考的新挑战;高二的同学,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即将打响高考的前哨战——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高三的同学,180天后的高考已然在向你们招手。老师衷心地希望你们能够用“一二·九”运动传递的执着精神,磨砺品格,锐意进取,力争在各自的战场取得好成绩!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88年前那群爱国学生的身影已然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之中,他们手中那柄刻着爱国二字的接力棒现在传递到了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更应牢记这段历史,激昂民族正气、弘扬爱国精神。只有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才能从内心深处激发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我知道,我们每一位同学心中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都有一份演绎精彩人生的进取心,那么,请多做一份学问,多养一点元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群中,一定有你们的身影!
我就讲到这里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升旗】消防安全进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