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创先争优的精神内涵与政治品格
发布时间:2012/4/17 8:32:14 作者:无 浏览量:1835次
提要:创先争优体现了创新与发展、先进与优秀、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组织等方面的统一,蕴含着六个方面的精神内涵与政治品格;以“创”为先,贵在改革创新;以“先”为核心,贵在与时俱进;以“争”为精神状态,贵在艰苦奋斗;以“优”为榜样,贵在见贤思齐;以党员为主体,贵在发扬民主;以天下为己任,贵在无私奉献。这些精神与品格,正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时代体现,也是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所在。
创先争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的内在要求,是共产党人不懈的价值追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创先争优具有丰富的内容、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创新与发展、先进与优秀、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组织等四个方面的有机统一,蕴含着以下六个方面的精神内涵或政治品格。
一、创先争优以“创”为先,贵在改革创新
创先争优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概念,它与经常所言的争先创优具有明显不同的意蕴;其根本区别在于,创先争优以“创”为先、以“创”为逻辑前提,改革创新是其显著的时代特征;改革创新精神是其首要精神,也是其宝贵的政治品格。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妙所在。对一个大党老党而言,创新发展尤为重要。对于这一点,我们党的认识非常清醒。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可以说,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时代特征或时代主题。
面对党和国家历史方位的转变,面对严峻的“四个考验”,面对信息化发展,习惯于用固有的思维模式思考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用一成不变的党建模式建设现代化政党,缺乏与时俱进的自觉性、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缺乏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这可以说是新时期提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基层党组织与广大党员创先争优面临的首要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创先争优,如果因循守旧,如果没有改革创新的勇气与紧迫感,则很难改革创新、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
二、创先争优以“先”为核心,贵在与时俱进
创先争优以先进性为根本、为目标,体现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与时代要求,是党的先进性、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广大党员的先进性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共产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是实现党的领导与执政的先决条件,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也是共产党员的政治生命所在。
对广大党员、党的各级组织而言,党的先进性不是空洞的、口头的,从来都是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必须用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成效,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政党文明等实践成果(包括量的大小与质的好坏两个方面)来检验。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共产党员的具体思想和行为来表现,体现在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开拓创新、争创佳绩上,需要通过党员模范作用的发挥程度来检验。
三、创先争优以“争”为精神状态,贵在艰苦奋斗
“争”意味着勇气,代表着一种精神状态。对任何人、任何政党而言,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小富则满、小进则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贪图享受,都是无法成就一番伟业的。创先争优既离不开改革创新,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创先争优”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尽管我们国家空前强大起来,但对共产党人而言,艰苦奋斗绝不能流于口号和形式,而应该是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的政治本色,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生活准则、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广大党员与基层党组织要创先争优,必须保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以俭养德、以俭戒奢、以俭戒贪、以俭戒怠;才能遏制贪图安逸、追求享乐、铺张浪费、不思进取等不正之风。
四、创先争优以“优”为榜样,贵在见贤思齐
创先争优,对广大党员而言,最终落脚在“优”上。“优”意味着出色、意味着“好”;“优”不仅意味着才能高、业绩突出,还意味着品德高尚。因此,对广大党员而言,优秀不仅是一个能力评价,还意味着品格评价;不仅是业绩评价,还意味着道德评价;不仅意味着才能出众,还意味着道德高尚,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传统美德。
“争”意味着勇气,代表着一种精神状态。对任何人、任何政党而言,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小富则满、小进则安、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贪图享受,都是无法成就一番伟业的。创先争优既离不开改革创新,也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创先争优”必须具有的精神状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尽管我们国家空前强大起来,但对共产党人而言,艰苦奋斗绝不能流于口号和形式,而应该是共产党人必须保持的政治本色,应该成为共产党人的生活准则、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在“七一”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强调:“全党同志要牢记历史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更加奋发有为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广大党员与基层党组织要创先争优,必须保持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以俭养德、以俭戒奢、以俭戒贪、以俭戒怠;才能遏制贪图安逸、追求享乐、铺张浪费、不思进取等不正之风。
四、创先争优以“优”为榜样,贵在见贤思齐
创先争优,对广大党员而言,最终落脚在“优”上。“优”意味着出色、意味着“好”;“优”不仅意味着才能高、业绩突出,还意味着品德高尚。因此,对广大党员而言,优秀不仅是一个能力评价,还意味着品格评价;不仅是业绩评价,还意味着道德评价;不仅意味着才能出众,还意味着道德高尚,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传统美德。甚至决定着党的先进性的发挥和实现;他们的行为示范作用、道德示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对实现党的先进性具有直接而广泛的作用。
同党员个体相比,党的组织具有结构和功能上的优势,容易产生集合效应、整体效应,发挥个体无法比拟的重大作用。没有组织的力量,党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就不可能得到发挥;党之所以能无往而不胜,就是因为党的组织的坚强有力。但是,要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既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内教育与管理;又要充分发展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建设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因此,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牢固树立党员主体意识,把激发广大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六、创先争优以天下为己任,贵在无私奉献
对一个政党而言,其先进性与否,不仅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要看其价值取向。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从来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是为了少数人利益的运动,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为了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党是人民的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立场,也是我们党的几代领导始终强调的。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同其他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区别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之根本所在、共产党人高尚的政治品格所在。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而言,一方面,创先争优是为了争创佳绩、促进国家发展、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创先争优更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上,从根本上看,创先争优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创先争优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价值取向,贵在无私奉献。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先争优所具有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见贤思齐、发扬民主、无私奉献”等精神内涵与政治品格,既是党的先进性的时代表现,也是对我国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弘扬;这些宝贵的精神与政治品格,是共产党人创先争优的精神动力所在,是共产党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