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之窗>>党建工作>>学习实践>>文章内容
【创先争优】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发布时间:2012/6/17 20:19:03 作者:无 浏览量:1789次

        提要:创先争优与党的使命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紧密相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创先争优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出发,着眼于解决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创先争优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而创先争优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定性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把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结合起来谋划和实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把党的自身建设与所从事的社会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从社会发展的宏观层面和本质要求上深刻揭示了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贯穿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实践活动以及制度建立上。

     
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联系。创先争优是一种精神,它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不断进取的向上精神和优良作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过不断探索形成的,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党逐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这个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需要通过党的组织和党员充分表现出来。在何处?在哪里?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体现在具有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精神。因此,创先争优就是要体现先进思想和崇高精神。通过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创先争优,使人类在共产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召和指引下步入共产主义社会。
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联系。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共产主义实践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但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为此,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创先争优是为实现党的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而奋斗的党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需要为之奋斗,而创先争优则体现了为之奋斗的思想。创先争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通过有效的创先争优活动,可以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

     
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创先争优作为一项党建实践活动,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规定和要求,也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都规定了党所处于的领导核心地位,这个领导核心地位在本质上是由党的先进性所决定。失去先进性,党就失去处于领导核心地位的资格。而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创先争优就是重大举措。但创先争优不是一时之计,而是长久之策,需要形成长效机制,与制度建设相配套、相衔接。
   
     
创先争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整体,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内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创先争优是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其成效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创先争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从本质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先争优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展开,促进经济科学发展,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证。从目标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先进社会形态,创先争优有利于执行好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做到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从方式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因此,创先争优可以促使更多的党员成为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以优化生产要素,增强经济发展能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条件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这就需要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创先争优可以推动各种关系的协调,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创先争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创先争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从党自身看,创先争优是为了把党建设好。建设一个好的党,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和条件。创先争优有利于保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变,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创先争优有利于健全完善党内制度,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纯洁性。从社会角度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的,党的建设影响力巨大。创先争优有利于在党内增强民主意识、发扬民主作风、实行民主方法,推进党内民主发展,以党内民主积极带动社会民主。

     
创先争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长期执政的政党必须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以各种方式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根据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践及中华民族今后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对优秀文化进行融合、转化和发展。创先争优就是要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突出文化的时代性和开放性,吸纳国外科学的先进的文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世界性;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提供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

     
创先争优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主要表现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发展和谐等。创先争优在社会中的价值之一就是减少和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和理顺社会关系。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和良好的行为导向,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和谐氛围。创先争优有效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创先争优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出发

     
创先争优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是党的建设的有效载体。因此,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出发开展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不能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一个封建社会延绵了几千年的大而贫的国度里,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经过一个生产力巨大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就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与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建立在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主义完全不同。列宁认为,由于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时所处的条件不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具体条件和形式必然是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需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创先的层次、争优的高度,都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假如脱离了这个阶段的实际,创先争优就会主观盲目、急躁冒进、流于形式。

     
创先争优要紧紧围绕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纲领。党的纲领是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达到什么样目标的根本标志,是党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因此,贯彻执行党的纲领是创先争优重要内容。这个内容不仅体现在党有远大的最高纲领,而且也体现在最低纲领上,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决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体现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要求,决定着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行动的方向,也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因此,在现阶段要坚持和执行好党的纲领,这是创先争优在实践中的基本要求。
创先争优要着眼于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结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政党作为一种政治团体存在于社会之中,能否被社会充分认可和接受,关键看政党能否满足社会的需求,根本在于体现政党的价值。而政党的价值归根结底是政党在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政党如何发挥作用呢,重要的是有效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因为,只有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我们党是执政党,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对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否解决好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对党执政能力的考验,而执政能力的强弱关键体现在能否有效解决现实问题。只有社会矛盾明显减少了,创先争优才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创先争优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要求相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涵盖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前提和条件,不考虑这个前提和条件,党的建设就没有牢固的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党的建设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相一致。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加强法制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任务,这对党的建设也提出了客观要求。为此,创先争优要重视制度建设,要使党内制度进一步完善并与国家的法规相一致,更广泛地发挥创先争优的作用,这样党才能更好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作者为浙江省科学发展观与浙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