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教学活动>>文章内容
【教学活动】天印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校内教学视导简报

发布时间:2012/3/21 12:43:11 作者:无 浏览量:1538次

    为了加强教学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促进教师学习交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校长室研究决定,学校对高三语文、高三物理、高一数学、高一历史、学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学视导,现将视导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三语文:       

    1.整体评价:高三教师备课认真、负责,作业和测试批改细致,而且将很多基础性考点内容分散到平时进行积累。老师工作非常投入,上课均能提前到班准备,尤其是陈静老师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主动到班级辅导学生。老师们都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加入自己的思考。戚平和徐海红老师能紧扣高考得分点让学生板演,戴顺琪老师抓住易错的基础性的考点进行集中纠错巩固,郭婕老师能充分利用投影仪把学生中的几种典型答案及时呈现,汪中海老师引导学生在读懂文言的基础上再动笔解题,张平老师用贴近学生实际的图片来强化学生的认识,王迎鹏老师能结合学生已有知识进行适当引导,韩炜和陈万理老师能紧扣高考考点进行真题演练。课堂上注重师生合作。老师们都力求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现象,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了复习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匡利庆和姜飞科老师能结合文科班的特点,针对高考文科附加题名著部分的考查,平时每节课让学生解读名著,利用演讲的方式,既让学生增加了阅读量,又让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使学生真正读懂读透名著,答题时自然得心应手。每位教师讲前的习题训练,不仅让老师了解了学情,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更主要的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做中去学习、去习得;学生的答题演示,可以很好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学生的问题,便于老师针对问题进行纠正。老师注重知识的归纳。老师们都很注重对解题思路和答案构件的归纳概括,并要求学生做好记录整理,这样可以使学生由个别题目,窥知整个考点的情况,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

   2.几点建议:(1)、讲解尚需精要。学生的主体性与老师的主导性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展示的答案不能简单处理,而应充分利用,引导学生梳理思维过程,认清问题所在,寻找好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之上做出纠正修改,进行规范的表达;二是指导学生探讨、体验答案得出的过程,获得内在的认知能力;三是在注重方法归纳、指导的同时,引导学生避免机械套用,而应在读懂、读通的前提下灵活把握;四是使用课件的同时,重视板书的作用。(2)、建议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参与形式上再作思考,以期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课堂能否多点竞争性,可让学生板书或投影答案,然后再呈现参考答案,让学生找差距,析原因,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又可根据典型答案作分析,这样的课堂可能更富当下性。(3)、重视作文的序列训练,毕竟高考中作文占了半壁江山,不能“望天收”,全组要深入探讨,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短期内提高作文分值的训练策略,全面提高语文高考成绩。

二、高三物理:

   1.整体评价:课堂教学方面:三位教师的课堂均能很好的体现二轮复习的宗旨:提炼、归纳、小结,起到了二轮复习的效果,课堂所选例题均具有代表性;课前准备较为充分,练习均能课前认真批改,从而使课堂的针对性很强,课堂效率较高。(1)、金先明老师课堂目的明确,考点呈现清晰,针对性极强。对知识点、公式采取了先阅读后默写方式,效果很好;课堂提问面较广,给学生留出了较多的思考时间;课堂板书、例题解答过程规范、认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对学生的这种规范训练,学生在高考中应书写而造成的无谓失分会大大降低。建议:若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对课前的作业批改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和规范的解答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加以呈现,可以节省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适当加大课堂容量。(2)、俞有兵老师课堂目标、任务明确,例题分析、讲解细腻、透彻;能创造大量机会提问学生、上黑板演算;根据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投影方式将题目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配合默契;教师板书规范,有条理。建议:例题讲解后因注意归纳,提炼出本专题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3)、徐红岩老师课前有准备,例题的选择较为典型,有针对性,符合大江班学生的实际。但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课前准备不是很充分,所选三道例题均没有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和必要的解题格式,板书、作图较为随意;例题的拓展和变形较多,但随意性较大:基本以口述为主,没有直观的将拓展的题目呈现给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跟上教师的节奏,课堂效果有待提高。建议:板书要更加规范,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应在黑板上给学生以清晰的呈现;所选例题的解答过程至少应有一道要有完整、详细的演算过程,应加强学生解题规范的训练,做好教师的示范作用;师生整体交流较多,但对学生单人提问不够;例题的发散及变形较多,但随意性较大,对例题的拓展应课前预设,准备充分。对于年轻教师且是第一年带毕业班教师,建议多和组有经验老教师交流,必要时可先听课后上课。备课方面,金先明老师、俞有兵两位教师在组内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均有较为详细、认真的二次复备痕迹,且复备内容均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注出,对学生课前的练习批改中出现的典型错误有必要的统计和说明;徐红岩教师二次备课不是很充分,以做题代替备课,对学生课前的练习情况似乎缺乏必要的统计.听课方面:金老师:7节、俞老师:5节,环节齐全,有完整的听课意见;徐老师的听课本为上学期的,并未使用新的备课本,本学期听课4节。作业批改方面:批改及时,较为规范,多数为全批,少数是有选择性的批阅。金老师:18次、俞老师:17次、徐老师:11次

   2.几点建议:高三二轮复习应以知识点的归纳、小结为主,通过例题提炼出知识点,避免就题讲题。让学生明确相应专题的知识点考查方式,对基本公式:普通班可采用金先明老师的先回忆、阅读再默写的方法;实验班可通过简单例题,通过做题激活等方法。加强组内集体备课,组内教师形成合力,避免同一专题的复习三位教师所选例题差别不尽相同的情况,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各自班级的实际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复备,对课堂中的拓展、变形课前要做好预设,做到心中有数。对普通班的达“C”    和大江班的达“B”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保证。加强学生解题规范的训练。教师在课堂对所选例题应至少有一题有完整、规范的解答过程,避免在高考中应不规范而造成无谓的失分;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将学生中的典型错误和规范解答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容量。年轻教师应多向有经验教师学习,交流;老教师应定期进入年轻教师的课堂,加强指导。

三、高一数学:

   1.整体评价:每位上课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都能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准确定位,配置相应层次的例、习题;课堂上,教师基本上都能充分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熟练地借助于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课堂上,每位教师的教学过程都比较流畅,设计合理,能恰当地选择不同的教法(如一题多解、变式、设置陷阱、及时反思小结等方法)、学法(如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互帮互助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体现新课程理念;课堂上,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探究、生成与应用过程;教学“五认真”检查情况:所有教师的教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学生作业基本都符合学校规定的量和规范性。

   2.几点建议:教学过程中,导学案的利用率不是很高,有的甚至弃之不用;教学过程中,教学节奏感不是很强,学生易松懈,由于前松后紧,易造成重点、难点不能讲、练到位;学生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缺乏主动探究、质疑的声音;教案环节基本齐全但缺少板书设计和教后反思,学生作业的布置不是很系统。

四、高一历史:

   1.整体评价:三位教师都有高三教学的经验,所以基本功都比较扎实,知识点讲解到位,对教材的把握到位,知识体系、知识线索构建的非常清楚,思路都很清晰,张荣发老师的课,教师肢体语言丰富,讲课很有激情,特别是讲到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原因时能够古今结合,结合时政,让学生懂得以史为鉴,樊海明老师的课,教师语言规范,声音洪亮,多媒体操作熟练,特别是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后归纳结论,比如在讲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是通过材料得出结论,体现现在新课改的主流上法。板书条理清楚,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教学相得益彰,效果较好。陈先高老师的课,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归纳体系,知识点复习的比较透彻,比如在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时关键时期与关键词讲的到位透彻,师生互动比较好,教态亲切。不足: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也感觉到了一些不足,当然这也是我大多数历史教师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1)三位教师的课都是教师课堂包办的较多,结论基本是教师给的,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不是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不是很多,还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2)课堂上的习题巩固训练量太少了,有的教师整堂课没有反馈练习,没能很好的做到及时评价。(3)都出现一点小意外,多媒体因为断电等原因出现一点问题。五认真检查:教师备课认真、负责,作业和测试批改细致,集体备课内容详实,组内能相互学习,听课认真,环节齐全。

   2.几点建议:(1)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书上有的知识点、结论,让学生自己找,有学生自己看书讨论得出。特别是高一学生主要还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要敢于给他们发挥。(2)加强课堂评价,课堂上要对知识点及时进行反馈训练、评价。(3)课堂形式可以丰富一点:比如让学生上黑板写,让学生写在纸上,通过投影展示等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