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1/10 14:22:41 作者:无 浏览量:838次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化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化学教研组组长 王新文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务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本组教师认真完成各项教研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本人认真履行教研组长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认真组织教研工作,较好的完成学期初制定的教研计划,化学组可称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教研组。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家甘当“农民工”,只因一切为“教学”
由于本学期开学初学校搬迁才到位,各项试验仪器无法及时上架,为了实验教学正常开展,我组教师在教务处李主任的支持与领导下,大家通力合作,男教师搬、拉、抬,女教师负责造表和摆放,18规的实验仪器数量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大家只好多次放弃了休息日,甚至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的拆包、清点、上架,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老师谈报酬,没有一个教师请假,李道武和李昭友老师亲人生病住院,他们选择了和大家一起加班;翟凤英老师家是全校最远的加之孩子还没有断奶,但是翟老师依然和大家一起加班……每次加班后,每位老师都是一身灰,我们的身影也被过往的学生记在了心中,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也格外卖力,我们这群“民工兄弟”在共同奋战中,不仅积累起了厚厚得感情,我们的行为更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诠释。
二、教研活动扎实有效,“先进教研组”舍我其谁
学校搬迁意味着学校必须追求更高的办学效益,更高的办学效益来自于教师专业化提升的速度和质量,教研组活动的质量又是推动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手段。第一,教研组活动是平民化立场;第二,教研组活动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第三,教研组活动具有校本性。所以,大力探索教研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无疑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第一,“研讨课”成为教学常态。我组教师不仅每人需要开设一次校内公开课,各组长每个月都需要依照学校的要求开设一节“示范课”(每个月至少有4节课供大家交流),不过我们将其称之为“研讨课”,课例展示与研讨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同时我组对组内公开课或研讨课的安排侧重于不同课型,这样既切近大家的心理又能鼓励大家踊跃讨论,在这样的常态下培养了大家的底气,故此我组教师积极踊跃报名参加我区的公开课。
第二,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化学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组内教师进行了多次业务学习:⑴将化学教育、化学教学和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的相关文章整理成册进行专题学习,通过学习,教师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业务素质有所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能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指导教学工作,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李昭友、李顺友老师有多篇文章发表,各位教师均有相关论文获奖。⑵区教研员龚老师和我们进行有效座谈。区教研员对我校化学组的发展寄予很大的支持,经常抽空来我校对我们进行业务引领。
第三,认真进行课题研究,使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本学期,我们的研究课题《基于“导学案”的化学教学行为研究》成为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实践着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使其更科学更完善。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共同分析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经验或反思,研究每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研究氛围的浸润下,我组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不断提升,荣获了区优秀先进教研组称号。
三、教学常规常抓不懈,各组教学成绩斐然
第一,备课组活动扎实有效。各备课组长认真例行自己的职责,各备课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大家能较好例行自己的职责,各备课组长能够配合教研组长工作,认真落实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各备课组能够基于“导学案”进行教学,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第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细节,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第三,认真组织完成各次阶段性考试的命题、阅卷工作,认真作好考试后的情况分析,根据成绩对教学作及时的调整,并拿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进行弥补。
第四,加强实验教学,按要求完成实验,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各任课教师把改进设计的方案收集整理以便下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四、教师专业发展强劲有力
第一,我组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学习和各级教研活动。只要有教研活动,我组教师总能主动参加,没有一个教师向学校要求报销的,每次回来大家总能就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进行合作交流。
第二,注重青年教师培养。本组老教师都能热情地把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拿出来传授、交流,帮助青年教师熟悉教学业务,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使青年教师不断取得进步,快速成为教学骨干。
五、不足将是我们提升空间更大
在新的学期将结合学校教务处的工作在下列工作中挖掘提升空间。
第一,校本课程的考察、论证和开发。本着不做无用功,要做就做最好的原则,我们将组织各位组长,围绕“课程”结合“实际”立足“现状”认真论证校本课程开发方向,并分块负责进行试点研究和落实。
第二,评课的理论学习还需要进步加强。评课水平是上课水平的反应,评课语言是老师专业素养和追求的体现,要集中解决发言单一和无话可说的局面。
第三,认真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以此带动各备课组集体备课质量再上台阶。
第四,切实解决好实验教师的职责问题,为实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