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艺术团队>>文章内容
《音乐之声》合唱团教学讲义
《音乐之声》合唱团教学讲义

发布时间:2013/11/13 10:27:01 作者:高湘萍 浏览量:1369次

《音乐之声》合唱团教学讲义

教学纲要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歌唱的喜爱。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能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4、培养学生独立识谱和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练声:训练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包括:姿势、呼吸以及各个腔体产生共振的能力)、音量、强弱的控制及协调各声部音量的能力。

2、教学曲目安排:

(1)1-4课时《打靶归来》 (2)5-8课时《天路》 (3)9-12课时《太行山上》

3、兴趣训练 根据学生表现不同定期给予参加演出比赛机会。

教学对象:高一、高二学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歌唱的姿势、呼吸、发声、吐字归韵、音准协调声音的能力及歌曲情感的处理。

教学难点:掌握头声和各个腔体共鸣的运用。

拓展:结合近期学习情况和学生自身的情况指导、排练一些节目参加演出、比赛等,给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

 

 

 

 

《音乐之声》教学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打靶归来》第一部分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       分声部学会第一部分旋律

2.       了解并尝试科学演唱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声部概念,尝试科学演唱方法,养成正确歌唱习惯

发声练习

1.       连音:1 3 5 3/1-/  mi ma mi

2.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 姿势训练:上身保持直立,胸部保持吸气时的状态,提眉,面部略带微笑,队员的姿势要统一。合唱中统一姿势,首先给人的印象就是精神抖擞、整齐美观,它是合唱中诸方面统一的第一步。实际上统一合唱姿势不仅使合唱队具有整齐美观的外表,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整个合唱队的发声状态,所有合唱队员的身体器官只有尽可能地保持状态一致,才能使所有合唱队员的发声”乐器”处于相对统一的工作状态中,从而获得比较完美的音响效果。这是合唱追求的目标,而统一的姿势就是做到这一点的有力保障,另外,良好的姿势还有助于在合唱排练中减少疲劳,从而提高排练效率。

2、 呼吸训练:口鼻同时吸气,吸气不宜有声响亦不宜太深。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也是共鸣、音准,咬字吐字等的基础。在合唱中,没有合理统一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和统一的合唱发声,也就不可能自然、流畅而整齐地完成演唱。特别是在换气较明显或很多特殊换气的地方,如果对全体队员没有统一谐调的呼吸要求,就不可能表现出歌曲的情绪,因而影响合唱的整体音响效果。因此,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力求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使每个人的呼吸趋于合理;在合唱表演中,呼吸换气的地方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合唱队整体达到呼吸的统一。

3、发声训练:模仿老师的发声方法和音色,让所有学生的声音往老师的音色上靠,边唱边听,力求音色和谐、统一。

歌曲演唱

1.       把学生分成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分别站好位置。

2.       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各自声部的旋律。

要求:

1.       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一部分的曲谱。

2.       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       打节拍背唱第一部分歌曲。

4.       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5.       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歌曲处理

第一部分歌曲在力度的处理上是要求轻声的进入,用“呼”作为引子渐强进入歌曲的演唱,旋律轻盈跳跃,唱谱子这一段两个声部在声部力度上一高一低,形成交错,突出回声的效果。整体演唱都要求具有跳跃性,气息短促而有力,体现出壮美的特点。

《音乐之声》教学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打靶归来》第二、三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分声部学会第二、三声部,并能较好的合唱。

2.       继续尝试科学的歌唱方法,并运用到歌曲的演唱当中,能配合动作演唱。

重点、难点

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学会二、三声部的旋律。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复习演唱第一部分。

2.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各自声部的旋律。

要求:

1.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二、三部分的曲谱。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二、三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5.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二、三部分。

歌曲处理

第二部分的处理同第一部分的处理,第三部分两个声部间交错、力度对比要做得突出一些,要求学生在曲谱上做出强弱变化的标记,转调部分力度加强,找准音高,结尾强收。

 

《音乐之声》教学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打靶归来》第四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完整演唱第四部分,并能较好的掌握强弱的变化。

2.       配合动作,能背诵歌词。

重点、难点

力度弱的地方气息的控制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复习演唱第一、二、三部分。

2.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第四声部的旋律。

要求:

1.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四部分的曲谱。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四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5.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四部分,整体和整首歌曲,要求会背。

歌曲处理

第四部分的力度要求是渐弱的,队形也是呈收拢状的,但是声音要有弹性,弱而有力度,感觉是声音越来越远,而不是结束的感觉,咬字要清晰有弹性。

 

 

《音乐之声》教学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打靶归来》

课时

1

教学目标

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动作,情绪的处理要求到位。

重点、难点

力度的变化和利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弹性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       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歌曲的细腻处理,每个人找找自己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2.       复习四个部分歌曲的处理。

3.       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配合动作和处理要求,教师指出不足地方,把对气息控制要求较高的地方单独进行练习,提高表现力。

4.       录像,放给学生看,找找自己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

歌曲处理

第一部分歌曲在力度的处理上是要求轻声的进入,用“呼”作为引子渐强进入歌曲的演唱,旋律轻盈跳跃,唱谱子这一段两个声部在声部力度上一高一低,形成交错,突出回声的效果。整体演唱都要求具有跳跃性,气息短促而有力,体现出壮美的特点。第二部分的处理同第一部分的处理,第三部分两个声部间交错、力度对比要做得突出一些,要求学生在曲谱上做出强弱变化的标记,转调部分力度加强,找准音高,结尾强收。第四部分的力度要求是渐弱的,队形也是呈收拢状的,但是声音要有弹性,弱而有力度,感觉是声音越来越远,而不是结束的感觉,咬字要清晰有弹性。

 

《音乐之声》教学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天路》第一课时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2.       分声部学会演唱天路第一部分的曲谱

重点、难点

科学发声方法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把学生分成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分别站好位置。

2.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各自声部的旋律。

要求:

1.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一部分的曲谱。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一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歌曲处理

1.     要求能唱准音高

2.     声音较轻,多用气息演唱,体会科学唱歌方法

3.     注意两声部间的声音平衡

 

《音乐之声》教学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天路》第二课时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唱歌方法

2.       两声部能较好的演唱第一声部

重点、难点

用科学的唱歌方法

演唱歌曲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复习第一部分的音高、节奏,分声部演唱。

2.两声部合唱。

要求:

1.用气息、打开喉头的方法咬字,特别是有“i”的音的字,多练习,教师多示范。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一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5.按照歌曲的处理,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歌曲处理

1.       进入衬词部分多用气息,尽量做到空灵的感觉,两声部的节奏配合好,低声部和唱要有弹性。

2.       歌词部分进来由弱到强,低声部声音要有弹性。

3.       脸部表情要积极,眼睛有神。

 

 

《音乐之声》教学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天路》第二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2.       学会演唱第二声部曲谱

重点、难点

科学发声方法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把学生分成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分别站好位置。

2.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第二部分的旋律。

要求:

1.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二部分的曲谱。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二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二部分。

歌曲处理

1.要求能唱准音高

2.声音较轻,多用气息演唱,体会科学唱歌方法

3.注意两声部间的声音平衡

《音乐之声》教学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

《天路》第二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唱歌方法

2.       完整背唱第二部分,完整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用科学唱歌方法演唱整首歌曲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歌曲的细腻处理,每个人找找自己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2.复习两个部分歌曲的处理。

3.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配合动作和处理要求,教师指出不足地方,把对气息控制要求较高的地方单独进行练习,提高表现力。

录像,放给学生看,找找自己不足的地方,有针对性的加强练习。

歌曲处理

1.第一部分进入衬词部分多用气息,尽量做到空灵的感觉,两声部的节奏配合好,低声部和唱要有弹性。

2.歌词部分进来由弱到强,低声部声音要有弹性。

3.第二部分是转调了,一定要找准音高,第二部分速度放慢,节奏拉宽,给你一种很遥远很空灵的感觉。

4.脸部表情要积极,眼睛有神。

 

《音乐之声》教学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太行山上》第一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2.       学会演唱第一部分的旋律

重点、难点

科学发声方法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把学生分成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分别站好位置。

2.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第一部分的旋律。

要求:

1.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一部分的曲谱。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一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歌曲处理

《在太行山上》这首歌分为两大段,第一段是叙述性的,第二段是战斗性的,第一段唱情为主,第二段行进为主。本身的两大段就形成了一个柔与刚的对比,再根据内意进行细致雕刻,就有强有弱,有快有慢,避免一般化的表现方法。

 

 

 

《音乐之声》教学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在太行山上》第一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发声方法

2.能根据老师的处理较好的演唱第一部分

重点、难点

用科学的歌唱方法演唱第一部分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       复习第一部分各声部的音高、节奏。

2.       两声部合节奏、音高,要求音高、节奏都准确。

3.       根据老师的歌曲处理,用科学的唱歌方法演唱歌曲第一部分

4.       背唱第一部分,有表情的演唱,并配合动作完整演唱。

歌曲处理

第一段的开始“红日找遍了东方”,作者采用了双关语的写法,描述东方的黎明,人民的觉醒,另一层意思是人民有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所以在唱第一句时就要有旭日东升的形象,从轻声开始慢慢渐强,再加补充句,一直唱到“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都要以连绵不断的语气表现出,红日冉冉升起,人民在纵情歌唱。“看吧”开始为第二个形象,主要表现人民战争的威力。在演唱上要以弹而有力的语气表现它的气魄,一直唱到“气焰”都要唱得饱满而有气势。“听吧”开始为第三个情节,表现出母亲送儿妻子送郎,要唱得很轻。

 

《音乐之声》教学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在太行山上》第二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2.       学会第二部分的曲谱

重点、难点

科学发声方法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把学生分成男高、男低、女高、女低四个声部,分别站好位置。

2.男高,女高声部和男低、女低声部分教室练习第二部分的旋律。

要求:

1.打节拍学习演唱曲谱,较完整的演唱第二部分的曲谱。

2.打节拍填词演唱,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并试着记住歌词。

3.打节拍背唱第二部分歌曲。

4.掌握各自声部的演唱后二声部合,提醒学生声部之间隔开一些,多注意聆听自己声部的音高,不要跑调。

加入预先设计好的动作,完整演唱第二部分。

歌曲处理

第二段“我们在太行山上”,同样曲子唱两遍,一定要在同样反复的曲子上,避免同样力度、同样速度、同样重复,必须加以处理。

 

《音乐之声》教学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太行山上》第二部分

课时

1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科学发声方法

2.        根据教师的处理完整演唱歌曲

重点、难点

用科学方法完整演唱歌曲

发声练习

一、连音:1 3 5 3/1-/  mi ma mi

二、              跳音:1   3/5   3/1-/   mi

要求:

1.每位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教师讲解示范。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音准、节奏。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三、 和声练习
第一声部     ⅰ
第二声部     5
第三声部     3
第四声部     1
做哼鸣练习:m(a)位置高,穿过眼睛唱出来,多做几个, 先看手势,逐个声部加入,然后试着四个声部同时发声,位置要高,声音要轻。

歌曲演唱

1.       分声部学唱第二部分的曲谱,注意音高、节奏。

2.       打节拍背唱第二部分。

3.       两声部和第二部分。

4.根据老师对两个部分的处理,练习完整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

第一遍唱“我们在”,要表现出庄严宣誓、临阵以待的气势,一直到“兵强马又壮”都要用marcato演唱,而且速度稳重。第一遍的后半段“敌人从哪里”一直到第一房子,都要保持强声唱法,但在速度上要做一个大的渐快,节奏上鲜明有力。反复时就按最后渐快的速度稳定下来,保持快速进行唱第二遍,但是接第二遍时,在不变速度和演唱的情绪下突然变弱,但内在的力量很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