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物理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3/11/29 9:01:24 作者:李松霞 浏览量:1138次
物理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
学生之间其实已经存在着简单的、基础的合作,可以保证其完成简单的不需要复杂的社会技能的合作任务;但学生的合作能力还是较差的,难以面对高中阶段抽象的、思维程度较高的问题,或是分工较为复杂,合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任务。因此对学生的合作训练要循序渐进、要根据高中物理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内容来确定学生的合作模式和合作能力的培养目标。
1.基本合作学习模式
目前,我国的合作学习理论一般都将帮助和协作这两种连续统一的合作学习类型与接受型与发现型教学形式整合,区分出帮助接受型、协作接受型、帮助发现型、协作发现型等四种合作学习模式,以适应不同学科内容和不同学生合作技能发展水平的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合作能力和教学内容,从帮助接受型合作模式和协作接受型合作模式入手,从传统接受型教学向合作学习转化。通过这样一个平缓的过渡,更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合作能力,培养交往技能,为高一级的合作打下基础。
参照上述理论,可将协作发现型合作学习模式发展成协作探究式合作学习模式,把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摸式分为帮助接受型、协作接受型、协作探究型和小组研究性学习模式。下文将分别阐述这四种合作学习模式,并将重点探讨协作接受型、协作探究型合作学习模式。
2.帮助接受型模式
学生在课外常有互相帮助完成作业的举动,但学生往往认为这不是学习,至少不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个人不能从中得到提高。我们应当通过解释使学生了解帮助接受模式对学习的作用,并通过课堂训练,教给学生其中的合作技能,使其成为学生认可的学习方式。
帮助接受模式一般适用于教师课堂讲授的中等难度的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学习的资源来自老师事先准备的课堂练习等材料。总的来说:在帮助接受阶段,对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往往是;复述、模仿、理解等等。合作能力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求讲述者在理解知识之后,会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运用用图解和类比等方法传递对知识的理解。而接受帮助者则需要表达自己的困惑、学会倾听和和积极理解。情感和态度方面则要求学生能够体会助人的快乐、学会感谢,谦虚好学,对人平等、尊重,要求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精神。
3.协作接受模式
协作接受型合作学习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描述性为主的内容、适用于理解概念或规律等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难度中等、带有一定综合性,往往是需要分解掌握的。学习的资源仍然主要来自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练习及其他相关资料,也可以来自教师事先布置的、由学生准备的相应材料。
在协作接受型合作学习模式中,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概括、比较、分解、综合、应用、反思等。合作能力方面主要培养学生倾听、记录和理解他人意见,分析、比较各种意见的异同,通过讨论达成共识,综合提炼出小组观点的能力。在情感和态度上则要使学生能够注意的和重视其他人的观点,虚心对待不同意见。
4.协作探究型模式
协作探究型模式是将协作型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整合而成的,适用于现在所提倡的探究教学。它是基于协作发现型学习模式提出的,但又较协作发现型模式有所发展。
协作探究型合作模式一般用于具有一定难度和综合性或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通过对不倒翁等玩具的观察、分析,探究影响物体稳度的因素;探究单摆的周期公式等等。所需时间可以是一节课中的某一片段,也可能从布置任务到形成结论要几天的时间,具体视任务的难度而定。小组学习资源可以来自老师,但更主要的是来自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自行收集的一些材料。组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交换进行学习资源的共享,这种共享也可以扩展到组际。
在协作探究型合作学习中,合作能力方面基本上与协作接受型类似;但协作探究模式在学生对复杂任务分工和成果汇总归纳的能力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将各人提出的假设汇总、分类;制定合作研究方案;合理分工;完成实验数据或资料的收集;汇总实验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在情感和态度上则要求学生能够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和容忍、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具有热情自信、谦虚谨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客观公正、尊重事实、敢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
5.小组研究性学习模式
在中学开展课题研究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研究性学习是高中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板块中的必修课。研究性学习实际上是一种自由探究式的学习,重过程、重参与、重体验、重独特见解和创造性思维,并不把结果看得太重,其探究结果是开放性的。由此,我们认为,在协作探究型合作学习模式之外还应再列举一种小组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常用于难度较大、主题宽泛的内容。取材通常起源于实际生活的一些问题,尤其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运用的知识可以是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可以是中学课本没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物理知识,也可以打破学科隔墙、综合各科知识。例如:测量高压锅内部的温度;制作核桃破壳器;玩具中的物理学:厨房中的物理学等都是我校学生自己选定的研究课题。该模式中学习资源大多数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并在组内甚至在小组之间共享。资料来源可以是书籍、光盘也可以是网络。研究成果可以是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报告,也可以是仪器或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该模式在合作学习能力上的要求与协作探究式合作学习基本相同,也强调培养学生真诚合作的意识,待人平等,互相尊重;要求学生能合理分工;有计划、分阶段地交流思想,消除分歧;并将小组共同的观点提炼成研究成果。但要求更高,并增加了学生在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应的证据等环节。小组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的拓展了学生合作学习的领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程度。
可以看出,在小组研究性学习中,小组的合作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的始终,在研究中学生不仅通过亲身体验学到了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强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