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
发布时间:2013/11/12 8:25:16 作者:地理组 浏览量:1252次
1研究性学习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2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研究性学习包括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当今地理学科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这决定了学科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今天,地理学的知识正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地理学已成为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研究性学习要求改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为学生寻找更适合地理学科特点、能充分体现地理科学价值、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因此,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就具有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地理新大纲明确规定,高中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大纲所要求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在这个自主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均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进而促进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设置是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它将与不断改革的学科课堂教学一同建构起高中地理学科创新教育体系,对中学地理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高中地理新大纲已将研究性课题作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课题的落实,大纲对每个课题安排的年级也作了说明。
上一篇:教研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