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商鞅变法(学案)
发布时间:2011/11/25 18:53:38 作者:无 浏览量:1445次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学习目标】商鞅变法的背景。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对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问题导读】
一、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公元_______年,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时期。
经济上: _________出现,社会生产力提高,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的确立。
政治上:新兴__________阶级要求废除 ,建立和强化 专制统治。
文化上: ____兴起。 _____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理论武器。
2.各国积极变法:主要有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改革:在土地方面,实行“ ”;鲁国实行“ ”,战国时期魏国的 ;楚国任用 变法等。商鞅受到________的支持,在秦国变法。这些改革的共同目的都是要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
措施 |
作用 |
经济 |
|
废除奴隶制经济基础,确立封建经济基础 |
|
保护了个体生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导致民主意识的弱化 | |
|
便利赋税征收;为经济活动提供便利 | |
军事 |
|
增强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和秦国国力;但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改革不彻底 |
|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 |
|
提高军队战斗力;轻罪重罚 | |
政治 |
|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
|
强化基层管理,加强了专制统治;加重剥削 | |
|
用法律形式把改革的内容固定下来 | |
文化 |
|
轻视教化,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
习俗 |
|
改变社会风貌,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三、商鞅变法的性质和影响(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性质:是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________________的改革运动。
评价:进步性:
①废除了旧的________制度,建立了适合社会经济的新的_________制度(顺应了时代潮流)
政治上:瓦解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中央集权制从此开始。
经济上:废 ,开阡陌,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农业发展。
②商鞅变法达到了 目的,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
①商鞅变法轻视 ,鼓吹 ,刑法非常严苛。如:连坐法的推行
②商鞅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如二十等爵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反馈练习】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材料四: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实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材料五: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材料六: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材料七: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材料八: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三介绍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逐条列出,不得照抄原句)
(3)材料四做法的目的何在?
(4)材料五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其实质是什么?
(5)从材料六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有何积极影响?
(6)据材料七分析,导致商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何认识。
(7) 你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8) 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克里埃尼图斯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
梭伦和商鞅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
【视野拓展】
★商鞅变法前后的秦国★
变法前 |
变法后 | |
经济上 |
井田制为基础 |
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 |
政治上 |
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 |
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 |
军事上 |
秦兵不敢东向 |
全国皆军、惟军为荣,虎狼之国 |
外交上 |
“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盟会 |
傲视群雄,六国合纵抗秦 |
文化上 |
百家学说 |
以法为教,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
生活上 |
陈规陋习 |
移风易俗 |
性质 |
落后的奴隶社会 |
新兴的封建社会 |
【答案】(1)推行郡县制,废除井田制,统一度量衡等。
(2)目的:为了增加赋税收入。
(3)不利于新法的推行,不利于富国强兵。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政策。
(3)评价:①推动了经济发展,壮大了军事力量,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②改变了社会风气,维护了社会治安。
③由于实行严苛法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的灾难。
答案:
(1)旧贵族。特点: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2)因为依据商鞅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
(3)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因为商鞅虽死,但新法符合时代要求,并没有被废除。
(1) 立军功;努力耕织。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
上一篇:【教学资料】梭伦改革(学案)
下一篇:【教学资料】《罗斯福新政》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