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信息团队>>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大型主观题命题探讨

发布时间:2015/3/31 21:08:32 作者:俞志兵 浏览量:1202次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大型主观题命题探讨

摘 要:大型主观题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一种评价方式,一般情况下容易出现题目要求过于笼统及评分标准不严谨等问题。本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议性地给出了合理使用命题材料、题目要求明确具体、大型题目小型化、主观题客观化、评分标准科学规范等命题原则。
关键词:大型主观题;命题原则;信息技术课程评价

一、大型主观题的界定

   大型主观题属于主观题范畴,首先具有开放性特征,主要用于考察学生复杂的思维过程和较高层次的能力水平,答案呈现出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次又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具体说来,此类题目更能创设出贴近真实生活的情境,将多个冲突放置在同一场景之下,考查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够实现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教学目标的综合评价,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反映学生能力的差异。[1]其外在特征主要表现为篇幅较大,需要大量时间作答。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实践中,大型主观题主要通过论述题和作品题两种题型来实现。

二、大型主观题命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大型主观题在各种形式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时有出现,但命题还不成熟,以下尝试对命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其形成原因。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 题目要求过于笼统
    为了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充分彰显,在大型主观题命题过程中命题者有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但却导致题目大而空,学生很难确定问题的切入点,反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挥,如下便是一例。
例1:学校要组织一次“奥运在我心中”的知识竞赛,假设你是参与者之一,为准备知识竞赛,你需要掌握与奥运会有关的知识信息。请你利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来剖析该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分析:首先,题目要求学生获取“与奥运会有关的知识信息”,与奥运会相关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很难在众多的内容中确定一个可以进行深入思考的点,回答的内容很可能就是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泛泛而谈,无法有效体现其将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信息来源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别的信息源所需要的关键信息获取技能存在差异。例如,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关键技能可以定位于搜索关键字的选择,其它类别则不同。在评分标准制定过程中不可能全面照顾因信息源不同所导致的信息获取过程的差异,只能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泛泛而谈。以上两个“泛泛而谈”使大型题目的价值大打折扣。
(2) 评分标准不严谨
    这是大型主观题评分标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详细列出学生的可能回答情况并为每种情况确定相应分值等。如山东省一位教师设计的解析《网络黑客的行为》试题,题目情境设计得很精彩,但评分标准却不令人满意,具体如下。
例2:据调查,对于“网络黑客”的行为,有26.3%的人表示“黑客有高超的技术,令人佩服”,16.7%的人认为“黑客的行为促进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还有24.4%的人表示“不好说”,只有24.6%的人明确表示“黑客的行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严厉惩罚并尽力杜绝”。请你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①你觉得如何才能生动、形象的表达如上数字信息?并且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②结合题1选择的方式表达获取的信息。(必须含文字、数字)
③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针对“网络黑客”行为阐明自己的观点。
评分标准:
题1:要求说明至少两条理由。
题2:结合题1选择的方式,含有文字、数字可给分。
题3: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知识,阐明观点即可给分。
    分析:首先,评分标准中没有提供参考答案,这使教师无法形成对正确答案的统一认识。其次,学生所给答案很少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而是会出现多种中间状态的作答情况,评分标准中并没有对各种可能情况应给分值做出规定,使评分过程在更大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不仅不利于评分工作快速有效地展开,而且大大增加了不公平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2.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以下两方面原因。
(1) 理论研究的匮乏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时间较短,且长期以来一直受计算机工具论的影响,使得对于与课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都围绕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展开,而在评价实践中客观题足以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大型主观题研究的缺失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对于课程目标研究、课程内容研究、课程教学研究等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完善之中,而课程评价研究相对于课程领域其它问题的研究难度更大,且在某种程度上应建立在其它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上,因此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没有深入下去,造成理论的匮乏。理论的不完善必然导致实践中种种问题的产生,包括大型主观题命题中存在的问题。
(2) 实践经验的不足
一方面大型主观题篇幅较大,不能在试卷中大量应用,使其难以实现对知识点的全面覆盖,无法达到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另一方面大型主观题答案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其评分标准制定过程及评分过程都较困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所以这种评价方式的出现会给评价实践带来种种不便,这就使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对大型主观题存在某种程度的抵触情绪,导致其在评价实践中没有被广泛应用,缺乏足够的命题经验积累,经验不足也是产生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大型主观题命题原则

1.合理使用命题材料
    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如让学生对某一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优势与劣势进行讨论,或是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种种问题谈自己的看法等,这些题目明显倾向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培养,评价过程通过为大型主观题选择合理的命题材料,同样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途径,使学生完成试题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提升的过程。由于大型主观题在试卷中一般只出现一道,因此不必太过担心因文字量增加而使学生阅读负担增大。对比如下两例,孰优孰劣十分明显。
2.题目要求明确具体
    开放性是主观题的基本特征,但是在命题过程中确定合理的开放程度则比较困难。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题目要求过于笼统的问题。因此,合理把握开放程度,使题目要求尽量明确具体是大型主观题命题的关键之一。首先,题目所选取问题应尽量务实,其次,尽可能将问题表述得具体清晰,使学生能够较容易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最后,对于一些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考虑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完成的阶段性任务做出规定。如下题。
例3:你是一个学生小组的组长。这个小组正在研究一个课程项目,项目要求撰写一份10到15页的报告。报告是关于新闻媒体对个人隐私和名人事务的报道是否应该受到限制的问题。小组需要完成以下一些任务:
①进行在线搜索以找到需要的信息资源。
②在搜索到的下列信息资源中选择最有用的信息资源,包括能说明这一问题观点的最近的一个实例;知名报纸上持相反观点的两篇社论;两篇对该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优秀杂志文章。
③创建一个用来口述你的课程项目的5分钟的幻灯片。
④给你的导师发一封邮件,报告你的进展,并将幻灯片交给他审查。
   分析:本题采自美国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试题,题目首先说明了需要学生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的总体要求做出规定,随后又给出解决问题需经历的几个阶段,且分别对每个阶段完成后学生需要将问题解决到何种程度提出具体要求。这不但没有对学生的思路产生束缚,反而使学生在对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的思考,有利于其能力的发挥与个性的彰显。
3.大型题目小型化
   大型主观题一般规模较大,综合性较强,需要大量文字作答,这一方面容易产生题目大而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会给评分过程带来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将大型主观题小型化。具体说来,就是根据题目所考查的能力要素,或者完成题目所需经历的思考过程等将大型主观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题,这些小题综合起来实现原题目的考查目的。例如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题,阅读材料后设有多个小题,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以及鉴赏评价等能力,如果单独分析,这几个小题都不属于大型主观题范畴,但综合起来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2] 因此,整个现代文阅读题就是一道大型主观题,只是命题者根据所考查能力要素的差异将其拆分而已。
大型题目小型化这种命题思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型主观题开放程度难以把握、容易流于空泛以及评分标准制定过程和评分过程困难等问题,有利于其在评价实践中被有效地应用。
4.主观题客观化
   有时为了降低题目难度或评分难度等原因,可以考虑用客观题的形式实现大型主观题的考查目的。如美国的一道试题,题目要求学生根据研究需要创建图形,并在此基础上回答研究问题。从整体来看这是一道大型主观题,可命题者却巧妙地将其拆分为例4所示的四个小的选择题,但学生在回答每一道题目时都需要具体分析思考后(主观思想)才能做出判断,与做主观题没有本质区别,这样就用客观性的小题目实现了大型主观题的考查目的。以下为原题目节选。
例4:你需要调查公众对于书籍的口味在一个长时期内的变化趋势,使用下一页的图形生成器创建图形来说明不同类型书籍的流行程度是怎样的,并通过消费者的支出费用来测量这一变化。
下面根据每一页上的要求一步步地完成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①选择x轴、y轴和图形上的线段各代表哪一类数据,并确定研究的时间范围。
②选择能够更好地反映“流行程度”的依据变量。
③根据创建的图形回答研究问题(研究问题一:选择目前最流行的图书类型)。
④回答两个研究问题需要不同水平的分析能力(研究问题二:选择你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销售额增长速度最快的图书类型)。
5.评分标准科学规范
   评分标准制定问题对评分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评分标准科学规范是大型主观题命题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虽然评分标准中无法涵盖所有的正确答案,但如有可能,必须提供正确答案的范例,以保证教师对正确答案有尽量统一的认识。多数情况下学生所给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总是存在差距,表现出不同的作答情况,评分标准应对每种情况应给分数做出规定,以最大限度避免凭主观判断任意给分的情况发生。
如英国一道题目,首先,其评分标准中不仅提供了一些正确答案的范例,而且还在更上位的层面归纳出四个答案点,这样就使教师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正确答案的框架,有利于对学生所给答案合理与否做出判断。其次,评分标准中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情况都做了详尽的考虑且都分别做了分值规定。最后,为了适应不同人的阅读习惯,评分标准对各种回答情况采用了文字和符号两种表述方式,严谨程度令人叹服。由于篇幅原因,以下仅给出原题目以及评分标准大体框架。
例5:讨论人们对于信息通信技术自动化系统越来越依赖将会对个人产生什么影响。
评分标准:讨论占7分,结论占1分,评分标准框架如图1。

积极影响包括:每天很多事情可以由机器代替做……
消极影响包括:由于计算机代替了人,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答题点包括:职业、丧失技能、新兴产业、缺少理解。
用符号表示的各种回答情况及分值规定:
……
最后,对于答案中包含多个要素,各个要素在不同学生的答案中又存在显著差异的题目,除了要为各个要素分配相应分值以外,还要对每个要素所达到的不同程度应给分值做出规定。比如作品题,在作品中可以提取出主题、内容、结构、创意等要素,而这些要素在不同学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程度,如主题突出程度、内容充实程度、结构合理程度等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作品题的评分标准要兼顾要素及其程度,分别在应给分值上做出规定。

四、结语

   大型主观题的出现符合新课改精神,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一种进步,命题过程中出现问题是这种评价方式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状况。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推进,相信其会日趋完善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评价方式。本文所提出的理论与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此研究成果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帮助,启发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丁靖,李艺.信息技术新课程总结性评价试题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4):63-66.
[2]许建平.关于初中语文考试主观性试题的命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8):91-92.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