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高三数学组工作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数学组)
发布时间:2015/9/30 13:10:21 作者:向德友 浏览量:1314次
天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高三数学学科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我校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日常工作安排
(一)组内分工安排与要求:我组共有教师13人,其中有三人任教两个班级,而其余10人各任教一个班级。本届高三共有9个理科班(4个强化班),5个文科班(2个强化班),1个体育班和1个艺术班。根据任课教师工作量的大小,将教师分成4组:李程、潘跃来,仇海宁、郭琴琴,孙杰、程斐,李志华、谢普凤,4组轮流备课,出午练、周练。
(二)集体备课安排与要求:以征订的《南方凤凰台一轮复习导学案》为母本,在此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集体备课时讨论的意见和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删、补。提前一周备课,每次4至5节内容。每位教师在上课的同时,要预备下周所教内容,然后在每周周二下午全组教师在办公室集中研讨,力求发挥集体智慧。主要是对上一周的教学进度、教学得与失进行总结,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课时分布、例题选讲,作业布置进行研讨。
(三)午练安排与要求:每天中午12:15——12:45进行当堂训练,内容以近三天的教学内容为主,兼带已复习的教学内容中易错的、重点的知识,还有高考中简单的、必考的知识(如集合、算法、逻辑、概率、复数等),不出附加题,文理通用,通过滚动练习,从而达到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题量,基本控制在8题左右,其中简单题2-3题,中档题4-5题,提高题1题,尽量使普通班的学生能做对5-6题,强化班的学生基本能全部做完,并且做到当天批改,当天或第二天反馈,及时纠错。
(四)周练安排与要求:一周一份练习,若放假,则在周日晚自习完成,班主任监考;若不放假,则在学校统一安排的数学时间内完成。教师必须在周一放学前将批好的试卷发给学生,周二尽可能讲评完。内容以上一届或本届各市模拟题为主,两位教师进行适当修改;当一章重点知识复习完后内容以这一章为主,作为单元复习检测。题量为十四道填空题,六道解答题,分值为160分,另外理科进行一次附加题的训练,题型安排与高考试卷相同,附加题试卷主要来自江苏省各个大市的模拟题。
(五)教研安排与要求:周二下午安排一位教师开设公开课,其余教师听课,课后及时积极互评到位,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只捡好的说。若周二下午部分教师参加区、市组织的教学研讨,则开课另做安排,参加活动的教师回来后积极传达研讨的内容和精神。
二、教学进度安排计划
文科: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本学期在学期结束前必须完成一轮复习。
理科:根据市教研室的要求,最迟在第二学期的开学三周内结束一轮复习。
周次 |
教学内容 |
集体备课 主备人 |
午练 编制人 |
周练 编制人 |
开课教师 |
一、二 |
完成四套综合模拟卷 9.9~9.11 南京市高三第一次摸底测试 |
李程 潘跃来 |
无 |
无 |
|
三 |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四种命题和充要条件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
四 |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的图像和周期 二次函数、幂函数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张宁海 |
五 |
指数式与指数函数 对数及其运算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潘跃来 |
六 |
对数函数 函数与方程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导数的概念及运算 曲线的切线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
七 |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和最值 导数的综合应用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刘兴陶 |
八 |
弧度制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李志华 |
九 |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三角变换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函数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谢为宁 |
十 |
期中考试 |
|
|
|
|
十一 |
三角函数的模型及其应用 正弦定理与解三角形 余弦定理与解三角形 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松 |
十二 |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复数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谢普凤 |
十三 |
数列的概念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数列的递推关系与通项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李程 |
十四 |
数列的求和 数列的综合应用 推理与证明 数学归纳法(理科)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孙杰 |
十五 |
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分式不等式) 简单的线性规划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仇海宁 |
十六 |
平面的性质与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 线面平行与面面平行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
十七 |
立体几何综合 直线的基本量与方程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圆的方程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仇海宁 郭琴琴 |
郭琴琴 |
十八 |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综合问题 椭圆的方程 椭圆的几何性质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孙杰 程斐 |
程斐 |
十九 |
双曲线 抛物线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 轨迹方程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李志华 谢普凤 |
韦法余 |
二十 |
算法 统计初步 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及互斥事件的概率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李程 潘跃来 |
|
二十一 |
期末考试(一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