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专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5/11/5 13:31:29 作者:苏诚 浏览量:1173次
二、专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专 题 名 称 |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
专 题 界 定 |
教学有效性的特点:①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②关注教学效益;③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④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⑤是一套准备、实施与评价的策略。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
专题的 理论依据 |
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三个要素——教师引导是关键、把课堂的主角真正让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发展;五个理念——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中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有目的地学习;对教师的四方面要求——问题引导要抓住知识点的关键和核心,学生能讲的教师固定不讲、学生能做的教师绝不代替,以多种形式开启学生的智慧、经常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成功多给予鼓励、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让同学帮助改正;对学生的四方面把握——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有宏观把握、让学生主动参与但不违背规则、让学生展示自己但不放纵自己、让学生体验乐趣但又参与竞争。 |
专题研究的 背景及意义 |
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上明确提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也指出“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新时代的要求与传统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加剧了教育的改革。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题,这充分体现了加强课堂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虽然不排除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勇于改革创新,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培养能力,既注重知识构建又能注重人格塑造,既有注重学生的全体发展又有注重个性发展的有效课堂,但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及教师观念落后的影响,目前仍有大多数教师摆脱不了课堂教学的概念化、模式化和陈旧化,课堂教学打着“新课程理念”的幌子,却实施着“穿新鞋、走老路”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方法单调、容量狭小、过程乏味、效果低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压抑,学习的动力系统受到破坏,课堂学习低效。有的学校和教师热衷于加班加点,利用节假日和晚上时间补课,增加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学生的生源质量和客观条件的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改变,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比较陈旧,教师泛教、学生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教育的现状,体现了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的紧迫性。本课题研究主要想通过研究能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旧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实施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的课程改革虽然提出多年,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学习并没有得到体现,课堂教学仍只是作为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形式,教师充当传声筒,学生成为接收器,“填鸭式”课堂教学仍旧普遍存在,课堂教学呆板、僵化,没有生气,没有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急需改革,寻找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和方法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2、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 长期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形式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严重阻碍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难以相长,通过课题研究可以促使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学习,促进教师从一个知识的传声筒向课堂教学研究者转变,让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这样更能有力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课堂有效性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效性教学研究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学生有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为课堂学习的探讨者、研究者,学生在学习中变得快乐、幸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提高,阅读能力、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这样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4、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的立足点和根本点,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研究能够把学生真正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教育就会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能够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能够着力从三维目标上去培养学生,能够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让学校教育充满活力、充满生气,学校教育就能得以长足性发展。 5、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需要 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已提出多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现实教学中大多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的、旧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出现的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是昏昏欲睡的情景,实施新课程改革后仍是“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把教学改革的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结合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只有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 6、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是社会、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需要 新时期,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校的教学环境、硬件设施上,更主要的是优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优质、高效、高境界的教学要求,它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满足社会、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
专题研究 的内容 |
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方式。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专题研究的 过程及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充分了解自主学习理念、活动教学和活动单导学的有关理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 2.案例分析法 加强对思想政治课以活动单为载体的活动导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录音和录像,从中寻找课题进展的突破口。 3.课堂观察法 通过对课堂录音和录像中教师和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通过听课教师对课堂的运行状况的观察反馈,进行分类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归纳总结法 对于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不断反思和总结、进行科学的诊断和评价,不断地用深化的认识指导和改进教学实践,并在归纳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中形成过程性材料,指导完善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撰写成研究报告和专业论文。最终在对此课题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实现教师能力水平的提升和学生素养能力的提高,让我们的课堂更有趣、更高效。 |
专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研究条件:本组研究教师以中级高级教师为主,年富力强,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预期成果: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