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高三视导
地理组
发布时间:2015/11/23 11:40:10 作者:赵跃成 浏览量:1063次
高三地理校内教学视导反馈
视导组成员 : 赵跃成 刘志华 贾亮亮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们视导组成员利用11.17(周三)和18(周四)号两天听了高三地理组张晓斌、陈霞、张聚林和袁祖扣四位老师的课,同时查看了他们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作业和相关训练教材等,并在组内进行了交流。现将此次视导情况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情况
1.备课
教师均能提前备课,,教案完整,环节齐全,次数充足。
2.课堂教学
多数教师复习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典型例题、板画进行反复讲解。有一定程度的师生互动和讲练结合,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有部分体现。
3.作业布置及批改
教师对平时作业、月考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批改,及时纠错。有一定的学科提优补差的措施。
二.学科备课组教研活动
1.备课组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能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
2.教师间既有听课,又研究试题、团结协作意识强,能做到资源共享。
3.精选了部分试题并结合学生实际,做到讲练结合。
三.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试卷、复习作业的检查,发现学生在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复习后,总体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欠缺深度。
2.获取地理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的能力较弱。
3.不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解决问题。
4.答题思路过于狭窄,思维角度少,集中于某一两点,导致漏答失分。
5.运用学科术语答题的基本功欠缺。
6.学习中主动思维少,被动接受多。
7.很多学生作业未能及时完成,依赖老师的参考答案完成任务。
四.教师在学科教学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部分教师对复习备课钻研不够,部分教师的复习课类似于新课,复习时只注重资料、缺少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与学生课后交流少,缺少复习信息反馈,复习效果不明显。
2.部分教师在堂课上仍然采用“一讲到底”的复习方式。缺少现代技术手段,地理直观教学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少,课堂比较沉闷。
3.媒体使用和教学板书结合不够。没有侧重点,有时一堂课没有板书。
4.师生互动流于形式,讲练结合很少甚至没有。部分教师一直站在讲台上,采用“满堂灌”注入式复习,“教”与“学”完全分离,教师占据课堂的绝对主动,唱“独角戏”。学生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复习课堂练习本,动手书写时间少,上课时出现学生只听课不思考,或者只思考不动手的现象,学生的眼、耳、口、手、脑没有联动,有的学生,尤其是教室最后面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跟着老师互动,甚至我行我素,以至于出现“教师复习课讲完了,有的学生“解放”了,教学效果好不了”的现象。
5.教师过分依赖资料,没有针对学生实际,对试题进行筛选,学生主干知识还没有吃透就进入“题海”漩涡,复习积极性遭到沉重打击。
6.对复习中插图的讲解缺乏主导性。学生缺乏观察、思考、表述、动手能力训练,教师包办代替。
五.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建议
地理后期复习的综合性强,涉及的地理信息量大、知识面宽或区域较广,或技能性强,后期复习的课决不仅仅是“讲”与“听”,更重要的是善于全方位的思维和延伸式的应用,即“练”。
1.准确把握课堂复习容量,合理计划复习进度。
2.强化地理图表的学习。
3.加强学生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4.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必要时老师少讲一些,让学生多练一些;复习后期的练习也不同于平常的单元或章节练习,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数量有限的特殊训练提高知识技能和答题技能。后期,练习内容应该具有鲜明的选择性,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那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综合能力方面的内容,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确属重点的知识考点。一般地讲、复习后期的练习设置从形式分有训练答题技能的选择单项练习、读图填图专题练习、综合题单项练习以及训练答题速度的练习。如速度训练便要求学生思维灵活、书写迅速、定时完成,这实质上是对学生考前的心理适应性强化,学生应当成是“临战演习”,把练习心理渐变为考试心理,后期的练习活学活用,提高复习效率。让学生跟着老师走,主动思维,把每一个问题听懂吃透,这样持之以恒,必定会真正抓住地理学科中的诸多重点,为自己运用知识解析地理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板书要有侧重点,字迹要工整。
6.课后作业布置要适量而又有针对性。教师应及时批改纠错,适时进行个别辅导并做好相关记载。
7.培养学生的考试意识、考试品质、考试习惯和考试能力。对学生的答题、书写要求一定要严格评定因材施教,对学生一视同仁。
8.集体教研活动要务实。针对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备课组在进行试卷分析时要有个人构思,集中交流,达成共识。
9.关注世界时政热点和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