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讲座】《致青春》--高中生异性交往
发布时间:2016/3/21 8:20:29 作者:53056 浏览量:2799次
《致青春》----高中生异性交往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心理老师跟大家聊聊一个比较感兴趣也比较敏感的话题:异性交往。青春是一种美丽的心情,它属于鲜花和歌声,然而在这青春季节里也有困惑和迷茫;有人说长大真好,长大也真烦。也有人说成长着并痛苦着。总之,青春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酸甜苦辣,都需要你亲身体验。
谈到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同学们其实已经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两小无猜期,这是在学前和小学低年级,男孩女孩一起玩儿,这个时候大家的性别意识比较淡薄。第二阶段是异性相斥期或称为同性相吸期。这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大家随着老师说的回想一下,是不是有某个时期你特别讨厌异性而与同性却特别亲密呢?不过这个时期是非常短暂的,是为了下个时期做准备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时期异性相吸期。
俗话说:“存在即真理。”异性相吸是人的天性,是一种自然现象。作为异性的男生与女生之间有很多差异,先请观察图片,看到的是什么呢?说明男女生之间除了生理的差异之外还有心理上面的差异。在认知上,在感情上,正事因为如此,异性交往必然有他的积极意义。
1.有利于取长补短,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除了情感上的原因外还有智力上的因素。
2.有利于个性的充分发展。宋词里多是体现男生豪放如大江东去,女生则是婉约如杨柳岸晓风残月。心理学家研究,如果只在同性圈子里交流,人的气质、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是狭隘的。而如果增加异性交往,使情感体验比较全面,从而使个性发展的更丰富。人的个性特征大致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和双性化。就像我们先前看到的图片,你可以看成鸭子也可以看成兔子。研究成功人士发现大多数人并没有明显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特征,更多的表现为双性化特征。而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我们这方面是有利的。
异性的正常交往给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的美好和温馨,与此同时处理不好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烦恼和不安。随着青春的萌动,必然会有对异性的欣赏与好感。歌德说:“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位少女不怀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是正常现象。那如果我们将这欣赏集中于某一个男生、女生身上,便成了喜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再深一层就成爱慕了,如果又恰好相互认同,你的秋波一发正好被他的电波接收到,那就情感相融,其乐融融了。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说的早恋,在经济和生活上不能完全独立,青少年群体中的恋爱行为。大家幻想都期待的情景,双方勉励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奔向各自的理想。据老师所知,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而在心理老师多年的咨询案例中,很多人都会来咨询情感问题,有很多学生真的很难受,很矛盾,更无心学习。高考前有学生来找我谈感情的事情,这是我最不愿见却常见的情况。
现在学校和家长对于中学生的异性交往这个话题还是比较敏感的,虽然风声比以前送了一些。但绝大多数的学校和家长都是禁止你们谈恋爱的。是学校和家长错了吗?
……在我进行抽样调查中有这么两道题:“你认为高中阶段恋爱正常吗?”和“学校不允许学生谈恋爱,你认为合理不合理?
不少同学的答案让我很欣慰啊!很多人认为高中谈恋爱是正常的同时,也认为学校不许大家谈恋爱是合理的。看到大家这样子的答案,证明大家都是有用心去思考一些问题的。懂得如何把一个问题放在不同的层面上来考虑。
…作为一名高中生,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其实大家都清楚的知道,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吧。
这样一说很多同学感到真的是左右为难,一方面我们必须要进行异性交往,另一方面又怕过多接触,那我们究竟该如何去做呢?我们来看几副漫画,思考这种行为恰当吗?那其实只要大家在今后与异性交往时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更加健康的交往了。
1、不必过分拘谨,举止大方。当然了初次见面有羞怯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女同学,但是多次交往之后仍然羞怯容易引起别人的误会。因为我们只有在面对喜欢的人才会害羞呢。这一点女同学要特别注意,不要给对方幻想的空间,因为有研究表明(因为没有男生在场)男的更容易自作多情,所以大家交往的时候要注意这点。
2、注意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不单独与某位异性交往过密,你说你没有,谁信啊?而与几个人共同交往,选择群体交往对青少年的身心是最有益的。可以有效的避免两个人总单独接触而互相产生爱慕之情。对于早恋的同学,由于交往范围过窄,情绪不稳定,好走极端,一旦对方和自己“拜拜”,很容易陷入孤立无助,悲观失望的情绪,遭受心理创伤。也许刚开始你们之间只是朦胧的好感,但是如果频繁的一对一交往就容易日久生情,尤其现在你们是非常容易动感情的时期。而群体交往,随着了解的深入,可把这种朦胧的感觉变成为真正的友谊!
3、尊重对方,无论异性还是同性交往都需要注意这点。不拿别人的缺点来开玩笑,来取笑对方。
4、保持一定距离,主要指心理距离。人际交往中是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距离效应”。依据通常的情况,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那我们就具体来看下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的区别在哪里。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适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人们会象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其特点是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异性交往要保持一个适当的人际距离,不要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想在我们的同学里面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这样的误会往往会在同学里面变成一种传言,影响到大家的关系,也又可能会弄假成真。所以男女同学交往的时候,要特别的注意人际距离。
作为中学生,无论从年龄、阅历、知识、成熟度方面,还是人生的精神和物质的准备方面,都不具备爱情所需要你投入的资本和承担的责任。一边是青春的热望,一边是学业的清规戒律,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毫无疑问,我们应该把握青春,学好自己的学业,为将来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你现在喜欢一个人时,首先不要跟着感觉走,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喜欢这个人?拿出一张纸,写下他吸引你的地方。是迷人的外貌、姣好的身材;还是幽默风趣、温柔体贴的个性;或是才高八斗的学养。根据研究男女第一印象常是被外貌吸引,但要深交却是彼此个性、兴趣的相似或互补。因此你看看自己喜欢之处,是否太多外在因素而忽略了内涵。如果他的确很优秀,那你有没有想过你自己如果要获得他的尊重和爱慕,是否具备了这样的资本。
第二:你有什么条件谈恋爱?请看看自己是否具备恋爱的能力。就象游泳,如果要到深水区去游泳是需要深水证的,只有拿到了深水证才有资格到深水区去畅游,同学们请扪心自问,在感情的长河里,你有深水证吗?你可以控制水深水浅吗?如果不顾一切地游向深处,就算给你个救生圈,你能安全上岸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任,你的成绩、自己的个性,是否会因谈了恋爱而致课业一落千丈,甚至面临重修、重考的命运,你是否能承受这一切。而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和他谈恋爱,默默的关注他(她),站在远处欣赏他,这种距离产生的美不是更好吗?
第三:你要怎么做?评估自己的状态,而后采取行动。若你决定就此打住,不让爱逐渐萌芽,则要选择远离诱惑物,正所谓“爱情的强度与空间距离成反比”时空远了,心动的感觉也就淡了。
同学们,爱情就像鲜花,假如你心急火燎地抱了一棵美丽的鲜花回家,却不懂得怎么养育它,你不知道它的生长规律,你不知道它需要什么营养,甚至你连栽在哪儿都不知道,结果害得它很快地生病甚至是夭折,你怎么对得起它呢?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这朵还没开的花最需要的是放在花园里让得慢慢绽放。学会欣赏它,爱护它,而不是采摘它。到了你能为自己,为他人负责,能养起这美丽的鲜花时,你再来连花盆一起带回家。
我们正处于人生最美妙的青春期,大家都是阳光少年,请你们努力学习吧,不要错过这明媚的春天。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学业有成,能够实现自己的杜秋娘的《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远大理想。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心理咨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