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地理团队>>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天印高级中学地理教研组组内公开课
高考考前指导

发布时间:2018/5/18 11:20:33 作者:赵跃成 浏览量:2065次

考前冲刺题(资料为南京市内部资料  勿外传

【使用说明】这份练习题是对南京市高三前几次考试的一个补充,对知识点覆盖面上的缺失做一次补救,针对几次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做针对性补充训练,另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地理主干知识,并以此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包括读图、审题、阅读材料等,能准确地提取和加工有用的信息,因此老师们要正确看待补充练习题、认真研究补充练习题、用好补充练习题。

题组一

图1为我国南某地所测得的等高线地形图。根据题中信息,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湖泊上游有一瀑布,瀑布落差32米,图中湖泊湖面与图示区域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为  (   )

A.520m        B.514m              C.532m              D.540

3.关于该区域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低山丘陵为主           B.干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C.在最高处能观察整个湖面   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参考答案】1.C  2.A  3.C

【命题意图】等高线地形图是地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地形图可以考查地形特征判读、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及计算、河流流向判断、通视问题、植被类型判断、引水自流问题、雨季野外宿营地选址、攀岩等。

题组二

图2为南半球某地连续三个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各表示一个月),读图回答第45题。

4.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南寒带        B.该地位于南温带    

C. 该地位于15oS左右     D. H190o

5.H1H2时间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开普敦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C.北印度洋索马里海域寒流盛行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参考答案】(1)CD  (2)BD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结合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在南京几次考试中几乎没有出现,需要提醒一下。本题根据南半球某地连续三个月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后减、再增的特点,可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热带,则H1为直射时最大值900 ,H2冬至日再根据直射到冬至需时1个月,可得出答案。老师在使用时还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延伸,但不要过于偏、难。

题组三

3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6~9

6.关于天气系统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系统东部刮偏南风          B.系统南部比北部风力强

C.系统中心上升气流强烈      D.系统中心气温日较差变大

7.从258时到268时,马尼拉天气变化特点是(    )

A.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B.风力增大,云层增厚

C.风力降低、出现雨雪     D.风向由偏南转为偏北

8.从258时到268时,乙天气系统的发展趋势是(    )

A.向西南方向移动           B.向东南方向移动

C.范围变小、势力减弱       D.水平气压梯度增大,势力增强

9.有关图中天气系统移动方向及相关大气环流背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主要盛行西风

B.中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因为亚洲东部地区主要受西北气流影响

C.低纬度天气系统向东移动,从全球范围看,这一带受东北信风影响

D.低纬度天气系统向西移动,主要受从赤道上空向北极的西南风影响

【参考答案】6.D  7.B  8.D  9.A

【命题意图】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是高频考点,本题主要从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弱变化的去角度解读考查天气系统,包括在等压线图上判读天体系统类型、风向、风力大小、天气变化以及了解天气系统移动是在相应的大气环流背景下移动的等。

题组四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由煤炭燃烧发电产生。图4为美国NASA和马里兰大学利用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探测到二氧化硫的分布状况变化图。研究表明,自2007年以来,中国硫排放量下降了75%。读图回答10~12

10.该图制作所使用的二氧化硫浓度,主要利用了(    )

AGPS技术   B.遥感技术    C.北斗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11.有关2005年图示地区二氧化硫高值区的判断,合理的是(    )

A.①所在省我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煤炭消耗多

B.②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带,火山活动强烈

C.③所在地煤炭含硫高,且地形不利污染扩散

D煤炭消耗量大,且地处沿海降水量大

12.20162005相比二氧化硫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

①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  ②加强了污染物排放的管控  

③大气环流形势发生改变          ④大规模植树造林成效显著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参考答案】10.B  11.C  12.A

【命题意图】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本题组主要从区域的角度考查污染的分布及变化的原因,是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的体现,也是我国努力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提现

题组五

清明节期间高中生张小明前往我国家某森林公园进行研学旅行。在公园里,他发现有一些树上深绿树叶中有些树叶开始枯黄脱落,而有一些光秃秃树上开始长出嫩绿叶,他查阅资料绘制了公园里两种树的树叶凋落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图5。读图回答13~14题。

13.甲、乙树种最有可能属于

A.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14.张小明根据甲乙树的树叶生长及脱落特征推断自然界有些树的树叶夏季停止生长,当秋雨开始时立即生长。该树种最有可能位于

A.10°—25°大陆东岸    B.30°—40°大陆东岸

C.30°—40°大洋东岸    D.40°—60°大洋东岸

【参考答案】13.B  14.C

【命题意图】本题以植物的季相变化为线索考查自然带相关知识。植被季相变化可以反映气候特点,如常绿树季相变化不明显,但春季为树叶更新加快;落叶树则因冬季寒冷而在秋季发生明显的变化。老师在使用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现象所体现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但不必深挖。

题组六

工业1.0为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是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产品全生命周期、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种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新生产模式。6为不同时期工业活动微笑曲线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若图中四条线分别代表工业1.0、工业2.0、工业3.0和工业4.0的“微笑曲线”,则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16.中国工业要走向“中国创造”真正成为制造强国,必须(   )

A. 大力发展曲线①的上游和下游环节      B. 在曲线②的中游环节中提高工人技能

C. 承接发达国家曲线③环节中转出的产业  D. 大力发展曲线④的中游环节确保利润

17“工业4.0”对工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A. 提高工业生产集聚效益      B. 工业生产全部走向分散

C. 扩大机械制造业生产规模    D. 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参考答案】15.B  16.A  17.D

【命题意图】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工业发展的趋势及影响,一方面可以考查图表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相关知识的普及。

题组七

20171221,巴西美丽山输电一期工程投入运营,该项目是中巴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产能合作的成果。图2巴西美丽山水电站输电线路图。完成18~19

18.巴西北部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①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大  ②有世界最长河流,流域面积广    

③支流众多,径流量大          ④北、西、南三面地势高,落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巴西“北电南送”的地理意义有(    )

缓解南部地区电力紧张状况    ②将南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改善南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18.C  19.D

【命题意图】本题组以世界某区域为背景,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流域开发条件以及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老师在使用该题组时,还可以向其他世界热点和重点地区适当扩展。

题组八

据环保部门调查,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的生活污水。近年来,我国生猪养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许多南方养猪大企业纷纷向东北等地迁移,出现了南猪北养的局面。《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对全国养猪区域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具体划分如图8据此完成20~22题。

20.引起“南猪北养”局面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河网密度       C.市场需求       D.生产规模

21.东北吸引大型养猪企业北迁的最主要优势是(    )

A.接近市场      B.劳动力成本低 C.工业基础好     D.饲料原料丰富

22.与南方相比,东北利于养猪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气候寒冷,猪瘟等疫情较少        B.河流湖泊众多,利于排污

C.草场广阔,利于大规模放养        D.森林资源丰富,饲料充足

23.促进东北地区生猪产业生态发展主要措施是  

A. 扩大养殖规模             B. 加强养殖废弃物利用

C. 引进优质品种               D. 延长猪产业链

【参考答案】20.A  21.D  22.A  23.B

【命题意图】这是与我国农业、农业产业化、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本题组考查了影响我国生猪饲养空间分布特点成因以及东北地区养猪业发展的条件、发展方向等。老师在使用该题组,还可以从各发展区(如约束发展区、重点发展区)的地理背景,分析发展的方向、条件和原因等,充分挖掘所给材料。

题组九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甘蔗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秆高约3米,粗2—5厘米,常见表皮为紫色和青色。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出产甘蔗,位居前三的国家是巴西、印度和中国,种植甘蔗面积占世界种植甘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5.16%、21.21%、6.08%。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及更早以前,台湾省是我国的产糖冠军;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广东省成为我国第一产糖大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产糖量稳居全国第一。 目前我国食糖主要来源中75%为国内产的甘蔗糖,4%为甜菜糖,21%为进口糖。

材料二  图9为我国甘蔗集中产区分布示意图,表1为2013—2014年榨季我国广西与巴西圣保罗州制糖业数据比较。

                                 图9                                  

表1

甘蔗收购价格(元/吨)

蔗糖生产成本(元/吨)

广西

440

6000

圣保罗州

250

2900

材料三 广西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示图。

(1)根据材料说明我国甘蔗集中产区甘蔗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2)分析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影响我国糖业重心转移的主要原因。(3分)

(3)与巴西相比,我国广西制糖业面临一定的困境。结合材料,说明分析我国制糖业发展的方向(3分)

(4)简述广西农垦糖业循环经济的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高温多雨、光照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

(2)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土地租金成本上涨;劳动力工资提高。(任答3点得3分)

(3)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甘蔗产量和含糖量;采用机械化,提高收割甘蔗效率;利用科技创新与推广,提高甘蔗产业科技水平;优化甘蔗生产布局提高专业化水平,扩大种植规模(任答3点得3分)

4)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提高收益;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成本,增加收益;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又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任答3点得3分)

【命题意图】本题组材料来源于《中国国家地理》等期刊,是目前考试命题中常见的材料来源形式。老师在使用时,第一可以进一步挖掘素材中的地理内涵、命题思路和设问角度、答题依据和关键词等要素;第二要引导学生根据分值答题的习惯;第三要关注手头期刊中的可以利用的素材。

题组十

25.读材料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江苏省由13个省辖市组成,1/5的陆地面积是过去近900年间由海岸滩涂转变而来的。

材料二  2017年江苏省棉花种植面积为6.45万亩,总产5万余吨,面积、产量纷纷跌至历史低谷。

材料三  江苏省十三大市各具特色。盐城市拥有江苏省最大的沿海滩涂,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南通市将构建上海北大门,在苏中和江北地区发展中发挥领头雁作用。

材料四  10江苏省行政区划图,图11江苏省棉花与滩涂分布略图

www.ziyuanku.com

1)江苏的滩涂主要分布在                 市等三大市的沿海地区。(3分)

2)江苏省人多地少,用地紧张,开发滩涂成为必然。简要分析大规模开发滩涂带可能带来的问题。(3分)

3)历史上江苏曾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但近年来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下降,试分析原因(4分)

4)如果设想把部分滩涂变成棉田,其限制性条件有             。(2分)

【参考答案】1)连云港   盐城市   南通市(3分)   (2)湿地面积减小  破坏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  大规模开发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等(3分)  (3)江苏种棉的气候条件比华北和西北差;江苏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成本提高;市场需求量减少。(4)水质、土壤含盐高、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等(2分)  

【命题意图】以江苏为背景的试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本题组重点考查的是农业和海岸带的开发,老师在使用时,可以挖掘更多的有关江苏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地理现象,并引到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地理背景和原理。

题组十一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引领战略图12为其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2016年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数据比较表表2

国瑞置业精准布局 深耕三大城市群

2

人口总量

(万人)

面积

万平方千米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京津冀地区

11205

22

75625

5.1%36.7%58.2%

长江经济带

59140

205

337182

8.0%42.9%49.1%

1)与京津冀相比,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4分)

2简述长江经济带中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合作的各自优势条件              。(2分)

3长江经济带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______________。这对江苏有利的影响有____________4分)

4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滨江联海;水运便利;经济腹地广;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2)成城市群具有资源、能源和劳动力优势;长三角城市群具有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

3西电东送;川气东输 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产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

【命题意图】区域开发、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仍然是热点问题。本题以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为素材,考查了区域特点分析、区域对比、区域联系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老师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应从材料的使用、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解答这类问题。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包括大湾区在内的其他地区的开发背景和发展方向。

题组十二

27.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材料一 研究表明,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内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主的中心城市驱动周边城市联动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图13为为长江中游的三个城市集群图。

材料二 有学者把大城市群又称为经济圈,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其发展一般可分为以下阶段

发展特点

发展的主要动力

强核阶段

中心城市发展阶段,城市规模扩大

工业化和城市化

外溢阶段

中心城市过大,导致交通拥挤、地价飞涨、环境污染、人居环境恶化等,促使城市向郊区扩散

产业升级和郊区城市化

布网阶段

城郊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枢纽、海港枢纽、水电供应、废弃物处理等

城市建设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郊区成为城市圈的功能区

整合阶段

经济圈的功能,包括资源、产业、功能、管理等整合

环保推动和产业调整

耦合阶段

都市经济圈经济发展和规模扩大促使若干都市经济圈相互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了规模更大的都市经济带。

经济区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

材料三 图14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

1)简要分析长江中游地区汛期出现的时间,并说明洪涝成灾较少的是原因    。(4分)

2)简要分析以武汉为中心的城市群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3)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是酸雨,简要分析形成原因及对策。(5分)

(4)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目前所处的阶段是    ,判断依据是    。据材料二分析其今后发展的方向。(5分)

【参考答案】

(1) 中游汛期出现在5~9(10月)(1分)  长江中游支流南北展开,雨带推移使南北来水时间错开,此外本区湖泊众多、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3分)

(2)有色金属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科技教育资源、工业基础好等。(3分)

(3)有色工业发达、气候湿润、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3分) 优化产业结构、企业达标排放、开展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公众意识等。(2分)

(4)布网阶段   逐步实施城郊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理念发生了改变等(如果答整合阶段,且理由写的也合理,也可以给分)(3分)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治理环境,加快城市间资源、产业和功能的整合(2分)

【命题意图】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当前的热点内容,本题以这一因素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地区。此外考查的内容包括气压带风带移动(我国雨带推移规律)的影响、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城市区位因素、区域环境问题及发展等问题。教师在使用中,要着力引导学生注意审题,理解所给材料的意图,特别是众多材料中找到与答题相关的信息。

题组十三(海南)

1988年4月13日我国设立海南省,建立经济特区,成为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30年来,海南省取得了各方面的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又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位置和海南环岛高铁示意图

材料二:海南岛三大产业结构和产值变化

(1)简要评析海南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地理位置优势(3分)

(2)海南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有利条件。(4分)

(3)概况海南岛30年来的产业变化特征。(4分)

【参考答案】

(1)地处热带,发展热带海岛旅游业条件优越   临近东南亚  位于西太平洋航线(日本到新加坡)的中点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3分)

(2)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丰富  平原面积广阔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热带农业科技基础雄厚。(4分)

(3)经济发展迅速   产业结构变化显著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由最主要的产业下降为比重最小的产业   第三产业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比重超过50% (4分)

【命题意图】海南岛是今年热点之一,本题主要想提示老师们关注本区。首先要关注海南地理位置,这是它成为热点地区的重要基础,在评价地理位置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空间尺度去评价,也可以从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去评价(如海南在我国农业社会时期,地理位置偏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较低;近年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全球化的发展、海洋意识的增强、交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等,海南位置的优越性才显现出来。但限于时间,没有能在这方面形成试题)。

本题材料提供了海南的地理位置、地形、水系、环岛高铁和部分居民点,可供老师们拓展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问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