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纵横>>健康教育>>文章内容
【心育工作】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创建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发布时间:2018/6/15 19:52:18 作者:王燕 浏览量:1435次

天印之心 见证精彩

心理健康特色学校验收工作汇报

各位专家,欢迎来到天印高中,就我校的情况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天印高中自创办以来,我们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是:开掘潜能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成功对于每一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那么我们希望天印的学子在三年求学过程中,都会见证一些属于自己的成长,成为天印真正的一员,天印人既是勤奋、乐观、自信、阳光的一代青年。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培养具有天印精神的学生摆在我们心育工作的中心,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结合起来。

一、高度重视、理念育心

2009年至2015年我们是南京市示范心理咨询室,2016年成功创建成南京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近5年的工作计划与总结,以及十三·五规划当中都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点项目开展,从开始创建示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到申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各级领导不断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力度,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周校和分管张校长为代表,每学期定期视导心育中心的各项工作,不断加大心理教育投入的同时,对我们的心育工作也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

二、人员配备、条件保障

心育中心现设有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11人,拥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4人,学校心理咨询员1人,多人获国家三级咨询师证书,23人拥有南京市心理健康教师证书,班主任群体有一半数量的老师获得心理健康教师证书,其中2人获南京市德育优青称号,2人申报德育带头人。

三、教学研讨、集思广益

心育中心成立以后,高一、高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课,为更好的开展心理教育,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教研组,有专职的教师负责心育活动的开展,定期召开小组讨论集体备课,开设心理教育校内公开课,教研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寻求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发挥集体备课和研讨的优势。力争每一堂心理课都成精品课,专职教师先后开设4次区级和1次市级公开课,扩大了天印心育在全区范围内的影响。

四、课程开发、学科渗透

课程以问题为导向,以成长为目标,探索心育课程的校本教材,先后开设了高一年级的生命课程,将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融入心理课,高二年级开设问题讨论课,着眼学生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化问题与无形。面临新高考制度的改革,我们心育课也做出一些调整,重点突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学习。

五、课题为主、科学研究

对于一些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教研活动,1项省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困生教育援助机制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2项市级心育课题《同伴关系对学困生的影响及其转化的实践研究》、《高中生学校问题行为的自我监控及归因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让我们着眼于实际的学情和校情,制定了天印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援助机制》,从学习、行为和心理方面入手,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才和成功保驾护航。

六、校园心育、文化融入

心育中心依托学校德育处、校团委每年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每年高一年级组建心理社团,年级内落实心理联络员制度,创建心理小报、开展心理手抄报比赛、幸福话语征集、团体辅导等活动内容,增设校园书吧,利用校园广播等创建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心育文化。

七、校园情景、育心与情

发挥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掘学生的才能,以贴近学生、反映学生实际为目标,成立心理剧团,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校园心理剧,《飞出友情》、《交往不越界》等参加省市级比赛,获得各级奖项。为扩大影响在12·9科技艺术文化节当中展演,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

八、心育辐射、家校合作

借助校外教育资源,以《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每年举行一次大型的校内外心育活动,参加对象有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此项活动连续开展了3年以上,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联结,受到各界群体的广泛欢迎。心育中心联合校团委,组织学生爱心志愿服务活动,让充满爱的教育走出校园、走进社区。

九、创新辅导、电子档案

在个别辅导方面,借助心理管理软件平台,先预测后反馈,高一年级上学期进行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筛查,对于结果的解读有专职教师做好记录,并进行及时的干预反馈,高二年级再重复测验,对比学生心理变化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借助专业的心理量表测验,建立并及时丰富学生电子化的心理信息档案。

除此以外,心育中心继续扩大教育场地,今后会成立专门的体验活动室,以及家长沙龙工作坊等,不断拓宽心育的途径,探索实效性强的心育工作方法。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