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历史骨干教师培训有感
发布时间:2019/11/21 11:33:00 作者:张春银 浏览量:1213次
南师大培训收获与感想
天印高中历史组 宇宁
很感谢学校给我参加2019年省历史教师培训机会。10月7日(周一)我们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在南师随园校区报到,随后几天有幸地听到了很多专家大咖们的讲座和公开课,获益匪浅。
这次培训主要是因为2008年高考方案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为了应对2021年新的高考方案,实现高考成绩的提升。培训开始南师大张杰教授介绍了南师大百年历史,南师大姚锦祥教授介绍了此次培训的主题是《基于新课程的单元教学》,以及培训的具体内容:如何使核心素养落地(新课程要怎么去教);如何做好初高中衔接(初高中课标的联系与区别);历史学科利用博物馆教学的尝试;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及如何转换教学思路等等。
南师大姚锦祥教授的讲座给我启发最大之处就是他对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的认识,他认为教师的讲课就是把课标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能学。因此,他主张依据课标把教学计划进行分解,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和任务,然后教师要依据学情,分析学生已知的知识、兴趣点和达成目标可能的障碍,然后进行情境创设,活动设计、教师通过演示或任务驱动(问题引领)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完成任务。通过听姚锦祥教授的讲座我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首师大叶小兵教授作为参与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制订者,他做了题为《新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专题设计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新教材存在内容多导致课时相对不足的问题。为此,他提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方式应该由教师讲授知识向师生探讨问题的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整合教材来突出主题,然后围绕“学习主题”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然后突出重点,实现以点带面。他建议教师要对单元内容加以整合,突出单元教学的重点,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思考单元主题中各课的地位。叶小兵教授主张整合教材的时候要以大概念为抓手,突出学习的主题,使学生了解探究知识的路径并且形成知识体系,而不是使学生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碎片化表层。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理解历史,能够客观、有根据地评述历史。
江苏省教研员,高中历史教授级高级教师刘克明教授讲座主要围绕自己外出考察的实践经历做的讲座。他知识很渊博,讲起历史细节头头是道。他在报告中提到自己最成功的一节课中的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实物,让学生传看,一时学生兴趣很高,这是我教学效果最好的课。”刘克明教授认为教师应该抓住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教师一方面要查找资料研究史实,还要多实地走走,追求历史真实,注重证据意识培养等。
南京市历史教研员、特级教师袁廷虎老师的讲座主题是《批判性思维与史料实证素养的构建》,袁老师主张教师要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探究精神属于历史核心思维,教师要考证历史史实,追求尽可能的真实,打破惯性思维,反思历史结论,多视角评价历史。教师要多读大家著作,从而得出见解。了解史学研究前言知识,知道史学界存在的争议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史料类型有影视、教材、亲历者回忆、学者研究等等。
教师要注重史料研习,提高史学水平。
南师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齐春风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关系》,齐教授讲座的主题是中国史研究的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建国以来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势。齐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抗战阶段的口述史研究。齐教授认为口述史只能起到印证作用,要重视第一手史料。学术研究形成的定论可能很久以后才能进入中学历史教学中,具有滞后性,因此历史教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有些问题比较复杂,中学历史教育属于普及性教育,中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因此有些问题不会进入中学课程标准,但可以作为学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首师大赵亚夫教师的讲座主题是《单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赵亚夫教授认为新课程下教师的备课难度加大了,对教师整合教材的能力要求更高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尽可能避开教材的短处,放大它的长处。新版教科书编写中加入了很多史料,这些史料典型性高并且有源头,因此教科书中索引的史料都比较精当。但是课本中选择的史料有点长篇大论了。因此我们一线教师要思考如何选取史料。赵亚夫教授提到的一个关于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那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先有立场,再有史料;还是先有史料,再有立场?总之教师要用好教材上的素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准备分析性、解释性的话题和材料,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学习要论从史出。
培训的高潮是南外听李惠军老师的两节初高中同课异构课《辛亥革命》。李惠军老师的课特别精彩,不可复制。但是他数十年的积淀和用心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课后李老师做了《审读和试教高中历史新教材之余的忧思与建议》的报告,李老师指出构建单元和单课内容主旨的逻辑架构,在主旨统摄下进行历史知识要素重组,围绕主旨确定学科素养目标,在目标驱动下彰显主旨,将教材静态文本要点转化为诠释主旨和达成目标的动态要素。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南京六朝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听了南外历史与美术组老师合作讲课《透物见史——“陶”醉千年》,这节课让我们反思美术知识在历史课上的作用,文物的背后反映的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文化,这节课让我们对历史活动课的授课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此外,培训还分小组研讨,进而大组交流与成果展示。
总之,很感谢这次培训机会,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明确了目标,找到了今后努力的方向。我要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反思自己的教学,争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进步。
上一篇:【导学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下一篇:重庆培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