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文章内容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0/4/22 15:18:07 作者:赵跃成 浏览量:1588次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备课组成员:赵跃成、陈霞、袁祖扣、俞迎春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在掌握基本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教学设计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整合,使地理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地理知识、不断加深对地理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组情分析

   备课组总共四位地理教师赵跃成、陈霞、俞迎春和袁祖扣,其中,赵跃成老师多年一直担任地理教研组组长一职,陈霞、俞迎春和袁祖扣三为教师为地理高级教师,所以本备课组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教学能力都是比较强势的;赵跃成和陈霞老师为上届高三毕业班教师,去年高考成绩十分出色,在南京市教研会活动中,作为代表作经验交流发言!

学科和学情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标准”是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以行为目标方式表述;“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可根据条件选择,也可自行设计;“说明”是对标准中某些问题的进一步解释。

2、教材分析:

本学期高一地理科采用教版教材(必修2),本学期教学内容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区域产业活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在校时间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新的教学理念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情分析:

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问题:

    (1)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了解到高一学生由于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而不是过去按部就班的讲授)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教学目标

本学期备课组要达到如下目标:

1、备课组在规定时间内有效完成授课内容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课外知识的补充,注重教学知识广度的推广。

2、让学生获得比较完备地理基础知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3、倡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参加地理小组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具体工作

1、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的教学研究、相互交流和学习。任课老师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理论学习,深刻领会新课程的改革理念,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充分做好每节课的备课准备工作。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对新课程教材内容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学法指导、重点和难点的处理等方面的研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设备和资源,做到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实现教学经验、方法和资源的共享。开展经常性的相互听课学习,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强备课组的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利用备课组活动的时间,重点研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回顾交流和改进,分享对新课程的教学体会,同时针对新课程的内容编排和教学时数的安排,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调整和改进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做到每次活动有具体专题内容,共同研讨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或方法途径。

3、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到教与学的互动和协调发展。任课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学法的科学指导,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和合作性,教与学要体现出一种师生的互动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随时收集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法和做好学法指导,让学生尽快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4、集体备课:做到“三定”——每周固定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定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制作一个粗略的课件(至少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方案。争取每课都有课件,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三备”——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特别侧重学生学习式的设计。做到备课组“目标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5、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较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8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1:备课组教研计划表

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

完成教版高中《地理(必修II)》第一至第章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掌握人口与地理环境城市与地理环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等重点内容。做好学习本内容的前期准备工作,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

备课组活动安排

周 次

活  动  内  容

主备教师

1

备课组第一次集体备课(4月7号)

全体成员

2

期初摸底检测

赵跃成

3

第五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陈霞

4

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俞迎春

5

命制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复习

袁祖扣

6

第一次月考(5月中下旬)


7

分析及点评第一次月考试卷

全体成员

8

第六章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赵跃成

9

第六章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陈霞

10

第六章单元测试及点评

俞迎春

11

第一、二、三章知识点复习

袁祖扣

12

第四、五、六章知识点复习

赵跃成

13

第二次月考

陈霞

14

分析及点评第二次月考试卷



15

第六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海洋权益与战略;南海诸岛、钓鱼岛;主要环境问题;3S技术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

袁祖扣

16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17

期末考试分析

全体成员

 

 

附: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进度

周次

内容

必修二第一章:1.1

第一章:1.2、1.3

处理第一章习题和第二章:2.1开始

第二章:2.1、2.2

第二章:2.3并处理第二章习题

第一次月考

评讲月考试卷

第三章:3.1、3.2

期中考试复习

期中考试

十一

第三章:3.3;处理第三章习题

十二

第四章:4.1、4.2

十三

第四章:4.3 ;处理第四章习题;月考复习

十四

第二次月考

十五

第五章:5.1

十六

第五章:5.2;处理第五章习题

十七

第六章结束;期末复习

十八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十九

放暑假

六、学科特色活动

   地理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很多方面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例如:宇宙的演变、星座的识别、山川河岳的布局、环境问题的调查等等,每一个话题都可以设置一门校本课程,所以本学期打算举办一些特色活动:

1. 积极组织高一、高二的学生参加“全国地理小博士”竞赛,再创佳绩!

2. 响应教务处号召,打造特色地理校本课程的研发。

3. 组织地理兴趣小组

4. 充分利用学校的“地理探究实验室”现代化设备,组织相关活动!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