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外劳动实践活动方案
发布时间:2020/12/29 10:20:42 作者:孙锁 浏览量:2233次
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受疫情影响,同时结合《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本学期我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定为:“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并制定方案如下:
活动主题:“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并掌握丰富的垃圾分类知识,带动家庭、社会提高垃圾分类的意识和能力,倡导节约、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携手共建勤俭节约、绿色环保的美丽家园。
三、活动时间:11月14、15日
四、活动地点:家庭及所在小区、社区等
五、活动内容
1. 与家人共同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等。
2. 调查本小区或社区的垃圾类型、垃圾分类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 成为家庭垃圾分类的责任人,引导家人正确进行垃圾分类,主动协助小区或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工作。
六、活动要求
1. 指导家人进行垃圾分类,并将与家人一起进行垃圾分类的活动现场进行拍照,活动照片及时传给班主任存档。
2. 完成一份社会实践报告,该报告也同时作为本学期的研究性学习调查报告。
七、活动注意事项
1. 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另外注意卫生,严防疾病传播,开展活动时要佩带口罩,活动后要及时洗手。
2. 在小区、社区进行调查时,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循循善诱,耐心引导,切不可和他人发生不必要的矛盾。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附件:
天印高中“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报告
年级: 班级: 姓名:
家中及小区中垃圾类型调查 |
家中及小区中“垃圾分类”的困难调查 |
如何指导家庭成员进行“垃圾分类” |
如何在社区或小区进行“垃圾分类”指导 |
“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