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之窗>>团委>>文章内容
【升旗】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

发布时间:2021/3/1 10:44:19 作者:韦法余 浏览量:1439次

31日,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学期第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主题升旗仪式在操场隆重举行。

本周升旗手为来自22)班的邵天泽同学作为英语课代表邵天泽同学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面对紧张的学习,努力、认真,从不为暂时的失败找借口,总是不断的为成功找方法,坚信:“天生我才,天道酬勤”的道理。在高一期末考试中,邵天泽同学以九门总分842分名列年级第一,是高22)班这个优秀集体的代表,更是全体高学生的缩影!新的征程已经开始,相信他和所在的22班将全力以赴,创造新辉煌!

DSC_2509(1).jpg

本周国旗下讲话的是团委韦法余书记,韦书记讲话的题目是《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

今年的3月5日将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8周年纪念日,3月5日也是我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今天是3月1日,在春光初露、百花待放的三月份,让我们一起谈雷锋、学雷锋、做雷锋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青春,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上面这些励志名言,他们来源于雷锋日记,是雷锋的人生格言,也是雷锋的行动指南。一位仅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何以能够赢得亿万人民群众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雷锋精神到是什么

在我们的眼中,雷锋精神是热爱祖国,处处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献身精神;是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志愿精神;是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

今天的社会环境和雷锋精神产生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我们要思考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

早前看过一个段子,记者采访,记者问道“你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为祖国做些什么?”这哥们回答:“移民,不给祖国添乱。”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能为国家、为社会做些什么?这纯粹的声音叩问着每个有志之士的心灵,相信在不同的时候会唤起不同的思想和行为。今天我们谈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如果你还没有想好为国家、为社会、为学校、为班级、为家庭、为他人做些什么,那么我们就先从不给他人添乱,做优秀的自己开始。不给他人添乱,是高素质的表现、也是做人的一种境界。

作为中学生的你们,遵守校纪校规、班纪班规,校服穿到位,手机不带入校园就是不给班主任添乱;遵守课堂纪律,课上不起哄不睡觉,积极主动学习,按时高质量完成作业就是不给老师添乱;自习课、午练、午休、晚自习时间不随意走动,不制造杂音,就是不给同学添乱;进出校园,遵从门卫的指挥,停车让行,下车推行,主动出示校牌就是不给门卫添乱。住宿生按时上床就寝,遵从宿管阿姨的要求,把卫生搞好,物品摆放整齐就是不给宿管添乱;在食堂就餐,不插队,文明取餐、用餐,坚持光盘行动就是不给食堂工作人员添乱;在班级、校园不乱丢乱抛就是不给打扫卫生的学生、志愿者们添乱。把垃圾分分类,定时、定点、按桶投放就是不给物业人员添乱。说到垃圾分类,目前很多班级、同学做的不到位,还是把其他垃圾和可回收物一锅炖,不按学校规定投放时间、地点,不能按照指示标识垃圾桶投放。你的这些行为就是在添乱。

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做到不添乱,做优秀的人,更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传承雷锋精神和弘扬志愿文化

雷锋精神、志愿文化既光芒万丈,也近在咫尺看见水龙头还在滴水,主动上前把它拧紧,看见日光灯未关、教室大屏不用时主动关掉,我们就是“节能雷锋”;看见地上躺着纸屑包装袋,主动弯腰把它捡起,我们就是“环保雷锋”;看见长辈师长从面前经过,主动问好,我们就是“礼貌雷锋”看见同学遭遇困境,主动伸手帮他一把,我们就是“爱心雷锋”;珍惜每一分钟,勤奋刻苦学习,我们就是学习标兵雷锋;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更好的服务于他人,我们就是“岗位雷锋”……等等等等,这些平日里看似普通、点滴的小行动看似平凡的一点慈行善举,就是在很好的传承着雷锋精神,弘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同学们,3月份是我校的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让我们从不给他人添乱做起,积极参与到扶老助、帮困解难、文明礼仪、秩序维护、环境保护等各种志愿服务中来去传承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文化。

da265a5f149863c9b5627f52e6598c7.jpg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