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反诈宣传
发布时间:2021/11/8 10:31:41 作者:王雷 浏览量:1384次
11月8日清晨,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十一周“反诈宣传”主题升旗仪式在操场隆重举行。
担任本周升旗的是来自高三(4)班赵懿文同学,他在南京市期初考试中取得理科第三名的好成绩。他思维敏锐,心态乐观,积极阳光。他热爱学习,认真、高质量完成各科作业,相信天道酬勤;他关心集体,乐于帮助同学,经常帮助同学解答不懂的问题。他的座右铭是:“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他想提醒在学习路途中的同学们:“如果你是鱼,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儿,不要痴情海洋。”
本周国旗下讲话的是片区民警查警官,他的主题是:反诈宣传。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理念、消费习惯、支付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人们不需要随身携带现金,衣食住行的消费靠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使得传统侵财犯罪的作案空间被极度压缩,但就在扒窃、抢劫、抢夺等犯罪越来越少的同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悄悄的潜伏在你我身边,不断的攻击着我们的防御,稍有不慎就会掉入骗子的圈套,然而对于通信网络诈骗犯罪大家又了解多少?警方在宣传防范知识的时候,很多人不以为意,总是觉得骗子不可能会骗到自己。而实践证明,越抱有这样思想的人,越容易被骗,因为他们对骗子的实力、作案手段、防范措施等根本一无所知,当真正面对骗局时不知所措,反而按照犯罪嫌疑人精心设计的圈套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最终上当受骗,等到发现时追悔莫及。
通过数据分析,是否会成为通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受害者跟性别无关、跟年龄无关、跟学历无关,“知道”有关!当你“知道”了通讯网络诈骗的方式、手段和特点,你才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为了自身及家人、朋友的财产安全,认真学习一些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相关防范知识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1)作案过程非接触化:一是犯罪的主体与客体“隔离”;二是作案现场无具体的物证痕迹。
(2)作案手段智能化:网络诈骗犯罪都依托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撑,有些通过非法网络平台来完成诈骗犯罪。
(3)作案形式集团化: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相互依附、相互配合、流水作业,呈现出明显的集团化特点。
(4)作案时间急速化:网络诈骗由于通过银行、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的转账方式进行,从受害人转账汇款到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成功时间非常短。
(5)侵害对象多样化:诈骗行为的实施并不具有针对性,只要是网络用户都可能是其潜在的诈骗对象。
(6)社会危害巨大化:网络诈骗对象具有广泛性,受害群体大,其诈骗数额大,对社会的危害极其严重。
通讯网络诈骗受害人群:
过去的“盲骗”是向“大概率”索要谋利空间,诈骗分子利用相当低的成本运用一些软件,发出海量的短信和电话,只要100 个人中有1 个人上当,就是赚,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普遍撒网,重点培养。现在诈骗分子通过精心设计、流水作业、看人挖坑的方式,利用不法手段获取被骗对象的准确信息,精准跟踪被害对象的生活动态为受害对象“私人定制”诈骗脚本。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案件侦破的难点: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和传统犯罪有很大的区别,不像普通的盗窃、打架斗殴有痕迹物证,有刀、有枪、有监控,而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是远程的、非接触式的,运用现代发达的通信网络技术及新型科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完成作案。留给公安机关的往往只有诈骗电话和涉案账户,但是这些电话和账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全是假的!受害人接到的电话显示出的号码大部分也都是网络虚拟电话,有一些显号软件可以显示出任意虚假的电话号码,甚至可以显示出银行的电话、公安局的电话,它既能蒙骗受害者又能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有的电话甚至通过境内、外的服务商、服务器来层层转接,查询根源的难度非同一般,即使等到公安机关通过国际司法协助查询到了,犯罪分子早已不知所踪。
对于银行卡(第三方支付账户),这些都是不法分子花钱购买的他人账号、卡号。比如花几十块钱买一个无业游民的身份证,开银行卡用于作案,公安机关追查出来的就是与案件毫不相关的人员,现在甚至出现了专门办卡出售为生的人群,这也是一个因通讯网络诈骗犯罪而滋生出来的黑灰产业。另外,犯罪分子还会设立多级账户,通过银行、第三方支付公司等快速层层转账,最后汇至境外,让公安机关根本无法分辨出哪一笔才是涉案资金,只有极少的部分资金会在异地的银行ATM 机上提现,而这样的取现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后,通常查证其上家很难。嫌疑人通过网络共谋犯罪,甚至没有见过面,没有传统的通讯联系,只有虚拟社交软件,大部门都是通过网络授意其完成某一项具体任务,拿取一定费用,从头到尾没有见过也根本不知道上家姓啥名谁。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犯罪分子诈骗到的两、三百万后在几分钟之内就化整为零,迅速转移至境外。因此,公安机关侦办一起这样的案件需要投入大量的警力和经费,满世界的跑,拿着法律手续到处找银行、找通信部门,查账号、查号码,哪个环节出了一点迟钝或差错都会影响侦查工作。所以说要侦破一起通讯网络诈骗案件远远不是想象得那么简单,工作非常繁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发案难以遏制的原因:
(1)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成本低回报高,犯罪分子趋之若鹜。
(2)诈骗犯罪分子不断创新诈骗手段和诈骗方式。
(3)公众的防范意识普遍不强。
(4)为通讯网络诈骗犯罪提供作案使用的电话卡、银行账户、资金结算通道、社交软件账号、制作木马病毒等相关黑灰产犯罪较为猖獗,需要进一步打击整治。
(5)由于非接触类犯罪,绝大部分为电子类证据,此类证据
获取难,固定难、认定难,增加了定罪难度。
(6)通讯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主要新型涉网犯罪,打击难度巨
大,公安机关打击此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当前通讯网络诈骗犯罪的新变化:
(1)诈骗窝点向境外转移。
(2)诈骗犯罪团伙呈现公司化、集团化管理,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其话务组、办卡组、转账组、取款组,相互独立、相互分散并采取组长负责制,根据业绩进行分成。
(3)作案手段更趋隐蔽。利用GOIP 等通话软件逃避监管和打击。网络电话批量自动群拨和利用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转账的情况比较突出,操作的服务器和IP 地址大多在境外。
(4)诈骗手法逐步升级。
(5)诈骗分子还紧跟社会热点设计骗局。例如:2020 年开年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自疫情扩散以来,作为个人重要防护设备之一的口罩,是人们免受侵犯的“第一道屏障”,是预防病毒的必备用品,诈骗分子以提供大量口罩为筹码实施诈骗行为。
受骗后的应对措施:
(1)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 报警并将报警电话保持畅通,以便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值班员回访,需向反诈中心工作人员提供嫌疑人收款的完整账号,账号包含银行卡号、支付宝号、微信号,便于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止付;如果不知道对方账号,需提供自己出账的完整账号和出账时间及每笔金额,以便反诈中心帮助查询,进行紧急止付。
(2)报警后应当尽早到派出所做笔录(不能超过48 小时),警方可以及时开展对嫌疑账户进行查询冻结及相关侦查工作。在网络聊天过程中,凡是涉及转账汇款等交易的,一定要留存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资料,一旦发现被骗,报案时要将上述记录截图并第一时间提供给警方,这些都是侦查办案所需的重要证据;删除记录,会造成证据的缺失。
(3)支付宝、微信、银行卡汇款应尽量使用延迟到账功能,发现可能受骗时,可以及时撤销。例如:微信延迟到账功能:首先点击微信“我”,选择支付功能,在支付页面右上角点击…,就能看到转账到账时间,到账时间有三种选择:实时到账、2 小时到账、24 小时到账,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几点:
凡是接到公检法电话让你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网络交友诱导你投资或赌博的都是诈骗;
凡是添加微信QQ,自称领导熟人,要求汇款或代为转账的都是诈骗;
凡是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网购遇到自称客服说要退款,索要银行卡号和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声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账号校园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拉你入群,让你下载APP或点击链接进行投资,炒股和赌博的都是诈骗;
凡是非官方买卖游戏装备或游戏币的都是诈骗。
诈骗手法千万条,三不一多要记牢,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让我们警民携手,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
上一篇:【升旗】坚守初心,不负韶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