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语文团队>>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教研动态】纪芬赛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8/10/24 10:25:18 作者:无 浏览量:1498次

第七课  2框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案例)

南京天印高级中学   纪芬

一、学情分析

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整体与部分的联系,通过形象的、直观的各种体验不难把握,关键是上升到理论高度,学会用哲学的语言来阐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在本课中是个难点,特别是首先要理解“系统”的含义,才能掌握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才能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需要精心处理这段教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含义,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理解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系统优化的方法,综合性思维方式。                             

3)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如何才能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初步形成把握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用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初步能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或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养成综合性思维的方式,增强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

三、教学重点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练习。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多媒体)展示吴道子画作《钟馗捉鬼图》,再结合书本上的课堂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讨论(1)黄筌为什么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

学生讨论,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观点。 提示:(1)吴道子的画是一个整体,黄筌之所以无法改动此画就是因为画中食指挟鬼眼是整幅画的一部分,它的存在处于画的被支配地位,只能服从和服务于整幅画。一旦改动,则失去了其整体的功能。

(这个探究不难理解,主要是想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的基础上,初步有个“部分与整体是统一”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领会“一幅画就是一个整体,画中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也很容易得出“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结论,很自然就以过渡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部分的内容讲授。)

新课教学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板书)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板书)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板书)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可以通过图表以及对比来加以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板书)

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部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整体和部分的区别学生在阅读课本后很容易找到结论,可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简单介绍。教师则可结合事例分析:整体和部分在动态和静态上分别强调全过程和各阶段,一和多的区别。在具体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部分就是部分不能混淆。如:

 


            中国古代史                                高一年级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高二年级 

 

            中国现代史                                高三年级

(这部分可以采用教师给出整体,让学生补充部分的问答形式进行。问题与学生的联系越密切越有利于学生把握准确,也更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其中特别强调整体与部分是不能等同的。)

教师过渡:整体和部分除了含义不同,两者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请看具体内容。

二是二者的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请学生转身看班级挂在墙上的时钟。提问学生“时钟”的整体和部分个是什么?钟表是由各个零部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计时的功能,说明什么?学生就能理解“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仍以时钟为例,假设我们把时钟的指针拆除,我们会发现时钟也就不能再计时,不能成为“时钟”了,说明时钟这个整体能不能离开构成它的部分?学生回答后进入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另一方面的学习。  

(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是相互作用的(板书)

据说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为的是要荆轲去刺杀秦王,在临行前的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乐的美女为荆轲弹琴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手,连连称赞:“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着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将美人之手斩断,放在盘子里,送给荆轲。但对此黑格尔却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这说明

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

②部分离不开整体,但整体可以离开部分。

③整体和部分的地位是平列等同的。

④只有把部分放到整体中去,才能正确地认识部分的性质。

A .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B

  (这点以 故事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既增强了相关知识点的趣味性,又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第②、③两个观点是错误的,选择①④ 组合,正确认识了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的关系。)

  一是二者相互依赖,各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整体由部分构成,它只有对于组成它的部分而言,才是一个确定的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

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变化影响部分,部分的优劣也会影响整体。特别是处于关键部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请同学分析这两句中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前一句反映整体影响部分,后一句反映部分影响整体。

(教师再加分析“一着不慎,全盘皆输”这里的“一着”对“全局”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着”就是全局的关键部分,它的慎重与否决定了输赢。所以可以看出部分制约整体,特别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由成语故事《盲人摸象》过渡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2.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板书)

  一是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的思想,做法是从整沐出发,在整体上选择最佳行动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城市建筑不协滴,有些建筑个体不顾城市的整体,个性过于张扬,不能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有些城市在建设规划中,不尊重自然山水,往往让人们有山不见山,有水不见水。这两种城市给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关系

    B.要注重量的积累

    C.要树立整体观念,确定最优方案

    D.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师解析:材料中的两种“城市病”主要是由于规划建筑者缺乏整体考虑。故选C

(该题目主要是训练学生用整体的观点认识和分析身边和生活中的现象,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二是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教师要结合前面原理中部分与整体的联系,指出部分也必须重视。同时,强调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反对分裂主义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

(一方面可以讲清相关知识,同时也是进行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利于学会运用辨证思维,全面地看待问题)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板书)

1.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及系统的基本特征。(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但系统和要素,与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对有些学生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惑,所以结合下面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此的理解.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这里的“一定意义上”的含义应是(    )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也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包括着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C.这里强凋了整体、部分和系统、要素的关系是一致的  

D.这里强调了整体、部分与系统、要素的关系有共同点     

学生解答,教师解析.选择答案:D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和要素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普遍存在的,要准确理解系统和整体的区别,我们可以从系统的特征出发.系统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整体性。

第二,系统要素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因而它既是对周围事物发生作用的整体,又是对内高于各个要素并使各个要素从属于自身的整体。从这个角度来说系统就是整体.系统的第二个特征是要素,系统都是有序的组合,这是系统和要素的区别所在.正是由于系统与系统与整体的关系,告诉我们不仅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还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板书)

(1)系统观念为人们把握复杂事物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和原则。(板书)

多媒体展示"田忌赛马"

教师设问: 田忌的马处于相对劣势,为什么他还能取得比赛的胜利?结合田忌赛马,我们来看看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科学方法和原则.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第一,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优化方法的核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它要求人们对事物的属性的认识进入到“整体性”的认识,从而开拓了对事物整体性研究的新领域。田忌看中的是整场比赛的结果,而不是单次比赛的结果。

第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认为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有一定的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田忌根据大王的马的出场次序安排自己马匹出场的顺序,强调的就是有序性原则,如果让马随意出场整场比赛肯定又是输。

    第三,优化原则。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单次比赛的结果是两胜一败,这就决定了田忌的整场比赛的结果是赢。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而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优化的方案。注意我们强调的是“优化”的方案,可以从下面的探究中得到启示。

   课堂探究:P59页。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冯湛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造出了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首先仔细分析多种船只的特点,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把各种船只的优点集中到一起,统筹考虑,优化组合。这就是系统优化方法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

(2)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板书)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运用的综合的思维方法”理解较为困难,应该加强突破这一难点。所以采用了结合事例让学生自主讨论,加深理解,再进行教师讲解与归纳)。

   新课总结

   学会用整体和部分的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将对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巩固练习

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整个工程分别为航天员、飞船应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着陆场、航天测控与通信等七大系统。围绕七大系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全国有3 000多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参与了该项工程,共同铸起中华“神舟”。这一事实从哲学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团结起来力量大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运用综合思维的方式   ④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2.17世纪70年代以前,几何和代数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它们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学科。笛卡儿对当时的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j点和缺点,主张采取代数和几何中一切最好的东西。他把代数运用于几何,使图形的几何关系在方程的性质中表现出来,创立了解析几何这种研究几何问题的新方法。解析几何的发明过程说明(    )

  A.分析的方法只适应于认识特殊事物,而综合的方法才有广泛意义

  B.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综合的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D.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

  答案:C

七、教学反思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活化,将哲学原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举例、做作业时进行举例说明等,都是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能够学会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本节课运用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会自主学习,培养阅读、概括等能力。

   本课的课堂容量大,所以合理分配时间以及处理好重难点就显的尤为重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