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俞方琴赛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8/10/24 10:45:14 作者:无 浏览量:1214次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一课时社会发展的规律教学案
主备人:俞方琴 复备人: 文字审核人:俞方琴
一、教学目标:最新考纲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考向瞭望:结合“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说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思]识的辩
证关系
二、考点梳理
考点一: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没有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对社会历史的片面了解和物
质生产实践的局限)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的原因,就是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
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
(2)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__________,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A.社会存在_____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_____
①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
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 社会存在的__________决定着社会意识的_______。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_______,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_________。
①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
②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_______社会存在,有时会______社会存在而变
化发展。
③ 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______;先进
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______________。
标题 |
世界观 |
方法论 |
实际运用 |
复习注意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
① 随着我国改革实践的深入,人们的法制、民主、平等、科学、竞争、市场、环保等意识的形成与作用。 ②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
价值观、集体主义、理想等均属于社会意识。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区分的依据。 |
|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它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
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
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
地位: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
钥匙。
4.思维与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区别:
①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_________,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 对思维与存在_____________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
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
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
现。
5.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存在_________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__________
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
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其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考点二: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考点三: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运用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统一于________________;
B.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社会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
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即生产力_____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__________。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
展起______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含义:
经济基础:指_____________。
上层建筑: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A.经济基础____________。
B.上层建筑对______________。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
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考点四: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基本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考点五: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①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性质:____________矛盾
③ 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
只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六: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A.改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改革的目的,就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改革是推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国改革是以维护社会主义根本的经济、政治制度为前提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
社会性质,而只是改革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具体形式。)
三、重难点突破
全面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意
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②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
③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的具
体表现
2. 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不矛盾的
四、易错易混点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的,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2.凡是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才是)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社会意识能够决定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作用始终是第二位,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4.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盾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矛
盾)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7.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8.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就是改变现在的生产关系。
(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五、时政热点链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阶段的具体体现表现
热点材料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胡锦涛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知识链接:(1)从唯物论角度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体现意识的
作用,体现了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
(2)从认识论角度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从辩证法角度看,联系、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从唯物史观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六、反馈练习
1.“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首诗蕴
含的哲理是 ( )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2.《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政府职权,更好的发挥为市场经济服
务的职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
A.意识对物质的促进作用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
C.社会生活是意识的 D.人类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3.贯穿人类始终的基本矛盾 ( )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③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创业、创新、创优是新时期江苏精神的核心内涵。弘扬“三创”精神,推进“两个率
先”, 体现了 (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5.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B.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6.2007年3月20日光明网载文指出,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后无
来者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
史性贡献。
(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上一篇:【教研动态】姜红晓赛课教案
下一篇:【教研动态】殷庆丽赛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