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视导简报
发布时间:2009/11/5 15:42:02 作者:无 浏览量:920次
一、从学案、作业、听课本、备课本的检查来看:
1.使用了统一的学案,教师的学案都进行了二次复备;学生的学案写的很完整,并进行了批改;特别的是选修班,在“我的文档”的整理上非常规范,有封面,有目录。
2.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认真的批改,有日期,有点评。
3.听课节数较多,苏诚老师14节,张晓燕老师12节,余方琴老师14节,姜红晓老师16节。
二、从听课来看:
本次视导共听取了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四位老师的教学各有特色,风格相异,具体如下:
1.姜红晓老师:课堂教学中,一例多用,贯穿到底,分析透彻,引导有层次,教学结构完整,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良好的互动。
2.余方琴老师:课堂上能有效地结合时政热点,身边的事例,例如“鸟巢、国庆阅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政治学科的特点。课堂教学氛围轻松,在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掌握所学内容。
3.苏诚老师:教学亲切,循循善诱,语言表达能力强,板书规范、清晰,讲解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展示的较好,注意知识点的迁移,讲练结合,事例导入有特色,有效地抓住了学生。
4.张晓燕老师:这是一节习题讲评课,在分析材料的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学会抓住“关键词”;并指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强化对材料的把握。
但是,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不充分,学生的学案存在空白现象,另外,在知识点的讲解中,存在分析不到位的状况,并且板书规范性不强。同时,仅以老师的角度去指导学生审题、简化,这样会使得教给学生的方法可操作性不强。
三、改进的意见:
1.加强统一备课,不仅是导学案的统一,也包括课件的使用。
2.进一步加强对教材的钻研,加强互相听课,通过听课发现问题,完善对教材知识的剖析。
3.加大课堂练习的训练容量,这样有助于知识的掌握,也可以尽量减少发下去的练习,导致学生来不及做或根本不做的现象产生。
4.题目设置的难度要适量降低,过难,学生看不懂,在做题时也无法分析。指导学生审题,应从设问开始,明确要求,注意可操作性。
5.板书要进一步规范,强调逻辑性,层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