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论坛】江宁区2010届高三历史“市三模”质量分析(转)
发布时间:2010/6/1 11:20:15 作者:无 浏览量:899次
江宁区2010届高三历史“市三模”质量分析
江宁区教研室 王必闩
本次模拟全区参考人数为2446人,均分为56.05。各校因为校情不同,生源不样,差距依然明显。受高考模式影响,师生对选修学科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这已成不争事实,学科达B率推进难度较大。
二、试卷印象
整卷图文并茂,材料形式多样,贴近高考,布分合理。粗略统计:必修一占38分,其中选择题24分,非选题14分;必修二占35分,其中选择题21分,非选题14分;必修三占27分,其中选择题15分,非选题12分。选修一、四各一道非选题,计10分。本卷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1、试题原创。全卷从材料选取到问题设计均为原创,没有似曾相识之感。应该说在命题越来越难的情况下,能坚持做到这样,不容易,不简单。
2、难度不减。通读全卷,结合考试结果,试卷难度依然较大。与“二模”卷相当,与高考卷相近。
3、材料很多。从第1题以材料形式呈现开始,到第25题,几乎题题如此,较好地体现了高考“新材料新情境”这一要求。应该说这一点对后期复习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4、阅读量大。不少题目所给材料文字偏多,阅读量较大。尤其一些文言材料,比较艰涩难懂,影响作答,对认知水平有限的高中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5、导向有效。本卷从“形似”到“神似”全方位仿真高考,较好地体现与发挥了考试的甄别与诊断功能,对后期各校的高三历史冲刺复习、“临门一脚”具有很好的指导与引领作用。
三、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
选择题均分在32分左右。错得最多的两题是第9题、第15题。尤其是第15题,得分率非常低,正确率不到10%,主要是命题者所给选项不容易理解,加上选项分散,不同一,排除难度加大。另外,还有第4、8、14、19、20题等得分也相对较低。个别题目问法与所给答案容易产生歧义,有值得推敲之处。这也是学生失分较多原因之一。
(二)非选择题
21题
第1问,学生对二战后美苏关系方面的相关知识不清楚,不少同学对“冷战”的外延与内涵了解不到位。
第2 问,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概括提炼出所要的结论,只是单纯罗列知识点,表述不够完整。另外,对“调整”一词理解不准。建议后一阶段要强化审题能力的训练。
第3问,题目要求“据材料三概括美与西欧的关系”,学生不能从“材料中概括”。其次,解答“关系”题的基本方法应该是“相互关系”,从两方面着手,很多学生不会这样思考,部分同学对美与西欧60、70年代基本关系概念不清楚。
第4问,总体得分还行。不少学生没有强调“经济”援助,审题不清,多数学生答成“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没有结合第1问来思考作答。建议要加强审题训练。
第5问,总体得分一般,主要问题是表达不严谨。如“战后70年代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很多同学写成“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加强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等;再如“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一个概括性的问题,强调“大国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而很多同学将其具体化,分别从美、日、西欧、俄、中等方面回答。建议复习中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时空概念,引导学生学会看分答题,注意历史语言表达要规范与严谨。
22题
第1问,平均得分2.5分左右。原因表述不完整,尤其是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借鉴作用”,学生简单地概括成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实践”一问,很多学生错写成“十一五计划”,或只写“工业化、三大改造”等,错别字、漏字现象较多。
第2 问,平均分1.2左右。第1小问,大多数学生答成中国没有怎样,第2小问,“意义”几乎没有学生答出,第3小问,少数学生只答“工业国”,表述不完整,而也有不少学生根本就回答不出来,暴露出对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第3问,平均分在2.3分左右。第1小问,大多数学生能回答出来,少数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准确。第2小问,得分较低,只有少部分同学能答出其中一点,答全的学生不多。很多学生从我国经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其变化的原因,而未能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角度来加以认识。
第4问,均分在1.3分左右。两个答案点,很多学生答不全,不少学生写成“从国情出发”,而不能够综合联系所有材料得出正确“认识”。
23题
第1问,均分1分。学生不能用历史语言概括“观点”,出现大白话,缺乏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写成“君主制是天下之大害”,“君主专制”写成“君主专治”等。“职责”一问得分偏低,对所给材料理解偏差,学生写成“让天下人各自追求利益”。
第2 问,均分在1.5分左右。用词不准确,如写“分权给人民”,不能依据材料进行概括,照抄材料现象严重。建议后期复习要强化学生审题能力、解析能力以及答题规范等方面的训练。
第3问,均分为1.5分左右。学生用词不准确,照抄材料现象十分严重。
第4问,均分在2.5分左右。得分点主要集中于前面两小问,第3小问得分较低,学生不能辩证地评价,遣词用句不够精炼准确。
24题
第1问,均分在2分左右。学生对“奴隶主”、“地主”等概念不清,不能全面地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多角度提取信息。
第2 问,均分在2分左右。能回答出“颁布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度”,部分学生能答出“贵族保留祖传土地”。学生不能根据附分完整地提取出材料中梭伦改革的主要经济措施,同时对一些历史概念表达不准,理解偏差,如“农奴、奴隶、债务奴隶、平民、农民、公民”等分不清,还有对“土地归属”问题不理解。
第3问,错别字现象严重,如“折衷、择中”等。
第4问,对“方式”、“借鉴意义”这两个回答词的含义不理解,导致作答偏离方向。
25题
第1问,新旧三民主义内涵掌握不准确,将“平均地权”与“平均地价”混淆。
第2 问,学生能概括出“国家控制资源和产业”者很少,分析材料以及概括能力欠缺。
第3问,“首位”不能准确概括,基础知识“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写不出来。将“原因”与“现象”混淆。此问得分最低。
第4问,错别字现象明显,如“与时俱进”写成“与时具近”等。
四、复习建议
一做到“三要”
1、要有计划。虽然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但不到最后时刻,决不能撒手。时间越短,越要有计划,而且要计划到每一天,每一节课。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要充分利用好最后一段时间。切记:教师放松,学生就会放弃;教师随意,学生就会随便;教师无所谓,学生就会无所畏惧。如此,最终必将会前功尽弃,到时后悔不如现时努力。
2、要会谋划。备课组长要团结本组教师,发挥集体智慧,分工合作,分头准备,研究考点,研究高考。有选择性地帮助学生梳理相关考点,整理出一些比较重要的热点专题等,让学生在最后阶段的知识体系与结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立体感更强。
3、要能细化。“五严”规定、高考模式使得历史学科的课时一少再少。于是,课堂时间尤显宝贵,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最后这段时间的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用好每一分钟,力争将其效益达到最大化。切忌“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海阔天空”,若如此,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更是对学生的前途不负责任。
二重视“三到位”
1、点到位。建议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引导或带领学生将考点重新整合与解读。我认为,落实考点是高考这场特殊比赛中的“规定动作”,不仅要做,而且要尽可能做好、做到位。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一些“自选动作”,才有意义,才有效果。任何将考点丢掷一边的做法不仅不可取,而且很危险,最终也必将要“栽跟头”。
2、练到位。熟能生巧,这道理都懂。后期的强化训练更是必不可少,每天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量。一方面,训练解题能力、保持“手感”,同时,训练规范答题,减少高考中因为书写问题导致失分的现象。根据目前时间紧,选修学科有所弱化等现象,不妨采取类似“非常6+1”之类的方式,即每天挑选6道有代表性的选择题和1道材料题让学生练习,教师批改讲评。力求题量不多,确保训练有效。
3、讲到位。针对学生疑难,提出的带有普遍性问题,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重大历史事件、解题思路、考试技巧等,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得到发挥与加强,该讲的不仅要讲,而且要讲清、讲透。告诉学生怎样解题,遇到拿不准的选项如何提高猜的准确率等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剩下的时间里进行及时讲解与点评,学生因为认知水平所限,很多问题靠自学,是根本无法解决的。
如果说教学有所谓的“绝招”,我认为就是两个字“用心”。有人说,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教学如此,复习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