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总结】2011—2012学年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上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2/7 12:57:06 作者:无 浏览量:901次
高三上学期已近尾声,现将高三半年来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进度安排
从2011年的8月份开始,我组就依据学校的计划安排,共同研讨制定了这一学期的整体备考思路及计划安排,把一学期的时间划阶段、定目标、定内容、定任务,力求每一步备考都有章可循,保证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的有效复习,防止盲目低效。
我组把本学期语文复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为重点,选上其中六篇课文;第二阶段开始第一轮的专题复习,全面扫描知识点。我我们每进行一篇课文、一个考点的复习,都要经过全组人员的共同研讨,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处理都取得一致,然后才走进课堂,确保学生有所收获。
二、加强备课组研讨
在2012届高三语文备课组组建伊始,我们全体人员就达成共识,尽自己每个人最大的努力,形成集体的合力,齐心协力,使学生的成绩能够有所提高。
首先,在备考工作进行中,我们依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复习思路,修订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复习状况,突出要点,抓住重点,有计划的实施复习突破。
其次,我们按学校的要求强化了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中,强调“一人为主,多人着手,共同参与”的办法。事先按照教学计划确立好论题,备课时一人主讲,大家讨论、补充。既充分发挥了团队力量、集体智慧的优势,有挖掘除了个人潜能;既能以老带新,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又注意给与青年教师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
另外,在高三阶段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理念是向学生倾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
三、制定并严格执行复习策略
1、 用好课本,夯实基础
在高三我们很抓了课本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逐句翻译课文,通过练习检查督促。我们试图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各种必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发展学生的文言知识迁移能力。
2、突破重点,注重实效
我们备课组同仁经过反复思考,形成共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语文教学本身要效率。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无效的低效的劳动,从而取得 “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最优教学效果。我们把那些花时少、见效快的训练点作为重点加以突破。如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等,让学生认真理解记忆便可准确掌握,学生识记后受益匪浅。
3、精选习题,优化训练
我们注意以精制滥,认真筛选,博采众长,为我所用。高考试题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导向性,成为我们首选的训练题。我们把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训练,然后认真评讲,讲命题依据,讲命题特点,讲命题思路,讲解题技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阅读,促进写作
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语文知识题有利,因为命题材料多出自报刊,更重要的是对写作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读的书多了,视野开阔了,既积累了写作素材,也学会了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同时又学到了巧妙的构思、活泼的语言,顿悟了作文之道。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显得尤为迫切。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是精选时文。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选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按照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系列,供学生阅读。
二是我们鼓励学生阅读报刊,不能做到人手一份就要求他们交叉订阅,交换浏览,像《读者》、《语文周报》、《中学生阅读》、《青年文摘》、《博览》等报刊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学生广泛交流。
四、二轮复习打算与措施
下学期高三语文复习将会在不久全面进入了二轮复习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效果好坏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也十分重视。现已有如下思考:
1、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2、备课要大量参考多种资料,力求知识的新、全、准。
3、上课要注意方法的灵活多样,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多启发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掌握原理。坚决反对满堂灌,填鸭式。
4、多布置作业,及时收交,及时批阅。多鼓励学生,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5、还要适当布置口头作业,及时抽查。
6、讲评高考模拟试卷,一定要注意讲清思路,教给学生方法。特别是教给他们解读现代文的方法。
回顾这个学期,我组工作在一些地方还存有不足,还需要不断地去改进。但我组教师会以百倍的热情努力拼搏,为2012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而不懈努力。
高三语文备课组
上一篇:【理论学习】散文教学设计与展开
下一篇:【拓展阅读】文学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