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叶峰老师公开课赏析:行星的运动
发布时间:2013/3/30 12:55:50 作者:李松霞 浏览量:1235次
本节内容是第一节,它对全章的教学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同时又为本章的重点内容万有引力定律的学习起一个铺垫性的作用,本节内容的突出特点是:知识内容较少,但包含的科学史料十分丰富。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科学家关于天体运动问题的研究历史中,感悟科学家求真、求简的研究思想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材的处理:为更好地实现的突出对学生进行精神、科学文化的教育,将教材后面科学足迹部分渗透到前面地心说、日心说及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建立过程中教学。
通过学习物理学史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地心说(托勒密)和日心说(哥白尼)分别以不同的参照物观察天体运动的观点;通过学习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描述,了解牛顿是通过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使学生在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也使学生懂得科学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光明大道,也是要通过斗争,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教师的教学除向学生介绍日心、地心学说之争外,还注意向学生说明古时候人们总是认为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它遵循的运动规律与地面上物体运动的规律不同。
教法和学法:讲述、讨论,多媒体课件辅助等
整堂课分六个环节展开:归纳获得的材料、探究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焦点、探究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建立的过程、探究椭圆轨道特征、探究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物理意义、运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解决问题。学生自行归纳教科书内容,介绍课外获得的材料,提出相应的问题,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对学生获得的材料及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和补充,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是的主体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