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言景祥老师公开课赏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发布时间:2013/3/30 12:57:33 作者:李松霞 浏览量:1317次
一、整体:
1.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发展实际,对知识、能力、思想品德及情感教育的要求明确具体。
2.教学内容:有操作模式,能体现学科特色,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思维性,内容呈现层次分明,教育、教学、发展功能三位一体。
3.教学活动:
教师:设计情境新颖,能唤起求知欲,促进学生思考,组织形式灵活,合作渠道畅通。
学生:在知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二、关于教学过程:
本节课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的运动及半径、周期和质谱仪介绍。
对于前者,言老师从提出问题开始,引导学生猜想,再演示实验验证。演示实验不仅能够让学生确信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发生偏转,而且可以通过实验发现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同时,这个演示实验让肉眼看不见的电子显现出径迹,让学生可以亲眼观察磁场使电子径迹发生弯曲的现象,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唤起学生的疑问,结合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对学生来说是重要的。
整个研究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即科学猜想、逻辑思维、实验证实、归纳讨论,这对于学习物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把对“探究”的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物理课程标准更是明确要求学生要“经历探究过程”。
在教学中的推导过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机会,老师基本上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要设计问题时,言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铺设台阶,这样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并且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时点拨,让学生知道“要这样做”更知道“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过程中渗透了多种科学方法:实验归纳法、理论推导法、理想化方法(比如忽略重力)、等效法(类比法(比如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类比),这些科学方法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培养了科学态度、掌握了科学方法和技能、发展了科学思维,是高效的,是出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