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动】听王安东老师课之感想
发布时间:2009/10/22 8:01:11 作者:无 浏览量:877次
我和同仁共成长
10月14日听课感想 王新文老师
今天上午第四节课我和我组教师硬是赶到本部听了王安东副校长的一节示范课,这倒不是因为开课人是校长,最主要的是我组教师基本具有有课必听的光荣传统,更加之我还没有真正听过王校长的课,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岂能错过?
听完王校长的课,又得赶紧到分部开考务会,下午又紧跟着是月评估的监考,实在来不及和同组教师们进行研讨,心里唯恐放得时间久了,对课的印象淡了,就抓紧时间写下了自己的一点听课感想,以其和同仁们进行磋商。
一、一眼之天
1.引入别具一格。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引课方式云云种种,就我所知道的就有三种:⑴ 从取用溶液的便利程度上,引出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概念;⑵ 从生活当中白酒、体检报告等单据的标识或数据,引出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概念;⑶ 融合以上两种情形设计引出新课。今天王校长是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密度、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公式、概念、单位,分析出这些量当中都含有“单位……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进而引出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概念,一下子就比较抓人。具体思路和板书可以通过下表进行回放:
公式 |
定义 |
单位 |
ρ= |
单位体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学生回答) |
kg / m3(学生回答) |
M= |
略 |
略 |
Vm= |
略 |
略 |
讲解:C(B)如果表示物质的量的浓度,其公式为C(B)= n/v,然后请学生补充其定义,并指明其单位。从而引入新课,这种引课的确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足可见王校长对教材的个性化解读。
2.环节紧凑自然。本节课三个部分清清楚楚:引入物质的量的浓度概念→初步理解这一概念群→实验室配制物质的量的浓度;中心明明白白: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浓度,能够在实验室进行配制溶质为固体的一定浓度的溶液;语言平平实实;教态自自然然;讲解大大方方。总体让人觉得自然,没有过分雕琢的痕迹,也没有临时抱佛脚的做作,时间用得满满当当到边到沿,老师学生却没有感到不耐烦,所有人心平气和,一团和气。
3.演示标准到位。标准表现在规范,在定容的环节,很多教师是很难蹲下身子的,老师的架子使得实验的标准化操作方式被拉倒,这里却看到了课堂上的老师是没有年龄和职务之别的,唯有的就是科学规范;到位体现在示范到位和点评到位,做一步写一步说一步,不枯燥不急躁,稳扎稳打娓娓道来,心静自有效,学生学得便也轻巧流畅。如果,有学生把玻璃棒随手放到实验台上,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如果转移的时候一滴液体流淌到瓶外,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胶头滴管中一滴液体滴到了瓶外,对结果有无影响呢?容量瓶为什么不要干燥?烧杯也不要干燥?实验前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边做边用问题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为误差分析打好了伏笔,简简单单,意蕴深远,值得称道。
4.细节彰显功底。到现在我还在思考如果是我上课,我会不会将课本上的例题规范的板演出来,反正由头至尾的写出来,似乎从没有过。但是王校长不仅板演了,而且非常规范。具体如下:配制0.1L1mol/LnaOH溶液,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解:n(NaOH)=C(NaOH)·V〔NaOH(aq〕一个字符一个符号,边强调便书写,对学生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然后借助课堂开始时写在黑板上的公式“M=m/n”,立刻变换出“m=M·n”,新旧知识融汇在一起,这时候蓦然发现,这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很巧妙,似乎课堂的引课还是设有伏笔的呀。大家都在尝试新手段新举措的时候,这种方法似乎陈旧了但又觉得实在,当大家都在强调能看懂的不重复的时候,重视课本例题的行为似乎有些返璞归真的启迪,看来这课还得用自己的头脑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好好上啊。这不是胆子大小的问题,其实是教学主张的问题,是教学观的体现,是教学功底的展现。其实,这和后面的创造比起来真算不得什么。
且看:练习:计算配制250mL0.4mol/LNaCl溶液,所需NaCl的质量。这是解题的“模仿”阶段,没有什么的。学生板演也非常规范合理,此条件溶液的配制就是老师的演示实验。这和课本上学生动手做的实验“配制100mL1mol/L的NaCl溶液”形成了很好的互动效果,其中充满了思辨的空间,真可谓用心良苦啊。这没有扎实的功底和底蕴绝对是难以企及的境界。
二、一家之言
1.引入还可推敲。对于本堂课的引入,我认为从“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量的浓度来引入比较好,这能够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怎么引入呢?〖生活发现〗:在生活中,在化学实验中取用液体我们通常都是量取其体积的,能否通过量取溶液体积而获得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呢?〖深入生活〗:提供有关酒和体检报告单,分析其中相关量的含义。〖启发诱导〗:如果要实现“体积←→物质的量”相互转化,需要定义以什么为单位的物理量呢?引出新课。然后回顾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引导知识相联结。这样似乎“弯”转的就比较柔和些。
2.变化还可多端。我认为在介绍了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算式之后,应该应用此式来尝试计算“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能否借助教学案拉动学生来扩大容量呢?最后用缺项计算:“计算配制0.1mol/LnaOH溶液所需氢氧化钠的质量”,来突出实验室能够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体积变化则质量随之而变化,引出配制过程。设计的练习非常好,还容纳了实验操作和计算值之间的辩证取舍,一般的说,5.85克可以称量5.8克或者5.9克。如果有导学案做题前铺垫的话,可以让学生上台来带动下面学生操作,老师进行校正和提问。把“先后关系”变成“一边……和一边……”的关系,也许能节省一点时间。结课时,还可以给学生交代一点作业,比如下发随堂训练或者进行误差分析等。
三、启迪与思考
一堂课,45分钟,要做的事情很多,面对化学课时紧迫的现状,如何将进度、难度进行合理科学的整合,需要真实践大智慧才行。这一部分知识,在以前是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教学的,这是很多教师的观点,但这毕竟是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这堂课带给我很多启迪和思考,要学习的地方实在很多,比如,主干与枝蔓之间关系,讲解和自主学习的关系,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基础与深入的关系……
高一年级的导学案编写似乎还没有常规化,使用还没有常态化,我想,在这块新土地上我们只有用提前动身的行动,才可能来改善化学处境艰难的状况。
没有思索,也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也就丧失了教学的生命。
当然,有思索,也未必真就是问题,更不见得能有多大能耐解决多少问题。
只能说,我在故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