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动】2010年区优质课评比反馈
发布时间:2010/12/28 12:33:32 作者:无 浏览量:809次
2010年区化学优质课赛课反馈
本次赛课给了参赛教师充分挖掘素材整合教材的时间,意在参赛教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赛出教学基本功赛出创新意识赛出教学风格,汇报并展示各校化学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阶段成果。同时也为下阶段我区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提供依据。在各校各组悉心准备的基础上,课堂上精彩纷呈,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本次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欣喜的共同的亮点,给所有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组实验、学生板演、学生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注重学生体验的学习方式被娴熟运用,反映了教师对“生本”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2.重视实验。分组、演示、探究等多种手段均体现了参赛教师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对知识生成的重视程度,各有侧重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的个性化理解。
3.多媒体和导学案整合的教学方式。参赛的七位教师均使用了多媒体加导学案教学方式,都十分注重课堂检测和即时反馈,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整理解。
4.生活气息浓郁。利用矿泉水瓶子进行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实验,以煤脱硫燃烧的生产实际为情景实施教学,酸雨、鞭炮燃放等教学情境均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5.注重板书关注细节。板书的条理性都比较清晰,对学生板演的位置以及字体大小都进行了及时提醒,对学生书写规范性的指导非常到位。
其次,不得不说的亮点凝结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反映着江宁化学教学的更高追求。
1.陈莉老师把学校建筑所受的“伤害”制作为导入新课的视频,比现成的网络“酸雨”视频导入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校热情和学习欲望,同时,在视频中就二氧化硫的“危害”和“功用”进行了全面陈述和展示,引导学生树立了辩证看待“物质”的正确科学观,在参赛教师中独树一帜。
2.陈莉老师是七位教师中唯一一个较成功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可逆反应”概念的老师。三片蓝色石蕊试纸和一瓶饱和二氧化硫溶液,解决了二氧化硫和水反应,二氧化硫、水和亚硫酸之间动态的平衡问题,既简单又实用,受到所有评委教师的一致好评。
3.纪明霞老师设计的课堂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问题”以学生随堂实验为基础,“问题解决”仍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师生在合作中不急不慌真思考重生成,真正体现了“探究”的精髓。整个活动过程既是对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步骤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学生提出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部分老师能积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和逻辑思考。教师把分组实验中学生不太关注的但有价值现象提出来让学生思考并解释,推动学生主动提问和思考,反映了平时实验教学的素养。
第三,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实验探究”的要义需要进一步思考、理解和实践。“探究”和“行为”两层皮现象的根源在于对“探究”和“验证”缺乏深入思考,“探究”的步骤是老师提供,“探究”的时间由教师控制,“探究”仅成为有名无实的“幌子”,导致意图和实质相脱离。
2.“知识生成”和“灌输”之间的关系需要认真处理。本节课中“可逆反应”是个难点,但是绝大多数教师是就这个概念进行解释和辨析,忽视了如何建立这个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是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但是很多教师转化成了死记硬背这个方程式。把新课教授转化成了复习课模式,弱化了化学学科的思维能力培养,同时,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科价值”,功利性教学行为需要认真矫正。
3.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不足及分组实验的低效提醒我们要关注平时的实验教学。后面学生看不到老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只好记下老师的“告知”。分组实验一下子做四个,老师指导不过来,学生不应有的错误不时上演,教师只好匆匆收场,然后以“应有的现象”进行分析讲解,完全把学生的实验观察和体验放到边上,这样的分组实验不做也罢。
4.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还需要进步提高。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混为一谈,比如:“学习目标: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与“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三者毫无区分,真的就没有区分吗?教参没有参考吗?反应出教师平时教学对这一环节的不重视。
综上所述,本次优质课比赛充分展现了我区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体现了我区教师的教学水平,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少数问题的存在恰恰给了我们探讨和研究的方向,正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始新一轮的征程。
上一篇:【交流互动】祝我组张寒之老师凯旋
下一篇:【交流互动】课堂的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