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李昭友老师好课评比教案
发布时间:2008/11/19 8:56:40 作者:无 浏览量:994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开课人:李昭友 开课时间:2008-9-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析实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根据实验现象,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沉淀的转化
三、教学难点:沉淀的转化和溶解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五、教学过程
[引入] 多媒体动画展示NaCl溶解平衡,并用初中学习的溶解度知识和高中学习的化学平衡理论。来分析NaCl溶解于水的几种情况,引入新课。
[学生] 回忆、思考、观察
[设问] 在NaCl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
当v(结晶)=v(溶解)时,体系处于什么状态?
[学生] 思考、回答
[板书] 一、溶解平衡
NaCl(s) Na+(aq)+Cl-(aq)
[讲解] 溶解平衡具有等、动、定、变的平衡特征。任何平衡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发生移动。
[学生] 回忆化学平衡理论,并与溶解平衡建立联系
[设问] NaCl能不能和盐酸反应?
[学生] 思考回答
[演示实验] 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浓盐酸
[学生] 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过渡] 可溶电解质既然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
[板书]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思考与交流] 指导学生阅读P61-62,思考:
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
2.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
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
[学生] 仔细阅读、思考理解,并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板书] 有固体存在的悬浊液,都存在溶解平衡
AgCl(s) Ag+(aq)+Cl-(aq)
[练习]书写氢氧化镁、碳酸钙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设问] 当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加入I-,若再加入S2-,会看到什么现象?
[学生] 思考,
[教师] 演示实验3-4
[设问] 通过实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 根据实验结果,据实回答
[讲解] 引导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学生] 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实验现象。尝试总结其规律。
[难点突破]当学生无法独立分析问题时,引导:
1.溶液中的Ag+有没有变化?
2.体系中的溶解平衡有没有发生移动?
3.沉淀的转化和溶解度的大小有什么联系?
[思考与交流] 1.在生活中,水资源是很宝贵的,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Ag+,理论上,你会选择加入什么试剂?
2.粗盐提纯时,NaCl溶液中含有SO42- 离子,选择含Ca2+还是Ba2+离子的试剂除去?
[学生] 运用沉淀反应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评价] 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
[板书]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转化
规律:趋向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
[过渡] 我们可以利用沉淀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有些时候却要除去沉淀。
[讨论] 家里的暖水瓶中用久了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份是Mg(OH)2和CaCO3,如何除去其中的Mg(OH)2?
[教师] 根据课本P63实验3-3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设问] 1.为什么加入1ml盐酸沉淀溶解了?
2.为什么加入过量的氯化铵溶液,沉淀也可以溶解?
引导学生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学生] 思考、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现象。
[板书]2.沉淀的溶解——条件的改变破坏了原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思考与交流] 请同学们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原理,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如何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CaCO3)。
2.如何验证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
[学生] 学生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
[学生]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完成
[学生] 讨论并整理本节的主要内容。
[作业] P67:5、6
[板书设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溶解平衡
NaCl(s) Na+(aq)+Cl-(aq)
AgCl(s) Ag+(aq)+Cl-(aq)
只要有固体存在的悬浊液中都存在溶解平衡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转化
趋向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
2.沉淀的溶解
条件的改变破坏了原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备课人:李昭友 2008-9-9
[引入] 观察多媒体动画——NaCl溶解于水的几种情况,在NaCl饱和溶液中,再加入固体溶质,固体有没有溶解过程?当v(结晶)=v(溶解)时,体系处于什么状态?
一、 溶解平衡
氯化钠溶解平衡表达式:
[思考] NaCl能不能和盐酸反应?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浓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讨论产生现象的原因
[过渡] 可溶电解质既然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电解质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
[思考与交流] 阅读P61-62,思考:
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
2.当AgNO3与NaCl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
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若存在,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练习]书写氢氧化镁、碳酸钙溶解平衡的表达式
小结:
[思考] 当向AgNO3和NaCl恰好完全反应的平衡体系中加入I-,若再加入S2-,会看到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3-4
步 骤 |
向AgNO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Cl溶液 |
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加入KI溶液 |
向新得固液混合物 中加入Na2S溶液 |
现 象 |
|
|
|
思考:你认为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并尝试总结其中的规律。
二、沉淀反应的应用
1.沉淀的转化
规律:
[思考与交流] (1)在生活中,水资源是很宝贵的,如果工业废水中含有Ag+,理论上,你会选择加入什么试剂?
(2)粗盐提纯时,NaCl溶液中含有SO42- 离子,选择含Ca2+还是Ba2+离子的试剂除去?
[过渡] 我们可以利用沉淀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有些时候却要除去沉淀。
[讨论] 家里的暖水瓶中用久了会产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份是Mg(OH)2和CaCO3,如何除去其中的Mg(OH)2?
实验3-3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步 骤 |
蒸馏水 |
盐酸 |
氯化铵 |
现 象 |
|
|
|
思考: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并从中找出溶解规律。
提示:NH4++ OH- NH3·H2O
2.沉淀的溶解
[思考与交流] 请同学们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移动原理,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解决下面的问题。
1.如何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CaCO3)。
2.如何验证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的溶解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