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寒假作业(三)
发布时间:2012/2/10 17:23:50 作者:无 浏览量:928次
第三次作业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 三个理论来源: 、 和 。
2. 标志:1848年,《 》的发表。
3. 意义: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___________的指导,_________________更加蓬勃发展起来。
二、巴黎公社
1871年,人民选举的巴黎公社成立,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_________年)
1. 二月革命:推翻了 _______ ,革命后出现 _____ 和 _____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从 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 的任务。
3.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 武装起义并取得成功,成立世界上第一个 的国家。
4.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①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____________革命;②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的统治。③ 开创了_________________的新局面。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0、2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曲折发展
一、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1.《共同纲领》:1949年9月, 在北平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 的国家, 它具有 的性质。
2. 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⑴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 确立:_______年 的召开。(会议制定了《_________ __________》,特点: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原则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② 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为 奠定了基础。
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 建立标志: 年 召开。性质和职能:1954年以前,代行 的职能;1954年以后,作为 组织继续存在,行使 和 职能。
② 新阶段: 年,中共提出“ 、 ”的方针,标志着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③ 进一步完善:1982年,中共确立与民主党派“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方针。
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 实施:______________正式确认,中国省级民族自治区有___个,其中___________是最早建立的;1984年,颁布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 的愿望,实现了 ,保证了 和 ,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产生深远影响。
3.法制建设:
1954年,制定了《_________ 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类型的宪法。
1982年,修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____________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2课 祖国的统一大业
二、中国统一大业
1. “一国两制”构想:20世纪80年代初, 提出,“ ,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 成功实践:香港于 年7月1日回归祖国,香港的回归使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澳门于_______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宣布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
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______。1991年,大陆成立_____________。
1992年,两会达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共识,这就是“________”.
2005年,国民党主席_________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2008年,两岸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3、24课 新中国的外交
一、新中国外交方针(政策):
新中国奉行 _______ 外交方针,在建国初表现为 ① 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 。
二、 重大外交成果:
1. 20世纪5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果:
①1953年,提出“ _______ ”: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②1954年,参加 会议,这是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③ 1955年,参加 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 ”方针,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2. 20世纪70年代的三大外交成果:
① _________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1972年美国总统 访华,签订《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 。
③ 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建交。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打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___________。)
3.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①积极开展以 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积极参与 的外交活动(如参与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活动);
③积极发展 ____________ (如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26、27课 两极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
1. 过程:① 1947年,美国提出“_______________”,标志美苏“_______”的开始。
② 实施______________,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实质是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以达到遏制 目的。③ 美国为首的_______和苏联为首的________的成立,标志
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2.影响:①消极方面:加剧了 ,形成了 和 的局面,使世界长期得不到安宁。1949年,在 和 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了 和 。1948年,朝鲜半岛在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下分裂成 和 。1962年,在美洲出现了“_______________”.
②积极方面:美苏两国势均力敌,避免了 。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________年代)
1. 欧洲走向联合(欧共体成立)
①过程:1951年,西欧六国成立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又成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7年,三个共同体并为一个,称为 ______________。
② 影响:西欧国家经济实力_____________,开始摆脱_____控制,推行___________的外交政策。
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 。
3 .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在 等国倡议下形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4.中国国际影响力大大提高。(史实见中国外交)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______年代初)
1.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1991年的_______________。
2.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呈现出 的局面, 进一步发展。当今世界的几大政治力量: 、 、 、 、 等。
上一篇:【教学资料】寒假作业(二)
下一篇:【教学资料】寒假作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