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之窗>>文章内容
改革不停顿 开放不止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

发布时间:2013/10/25 21:02:58 作者: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 任天佑 浏览量:1138次

全面深化改革,是11月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改革开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多次强调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开放,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些论述深刻指出了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意义。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密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这种体制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却极大制约了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产生了“中国震撼”。解释中国奇迹,能够找到很多因素,但最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外部环境、自然资源等都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正是因为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我国的体制机制发生了变化,原来的生产要素资源得到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才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近年来,我国能够成功应对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办大事、好事、难事的能力不断增强,关键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所奠定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进军,没有其他途径,唯有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正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使用,人口红利和资源红利开始消退。我国改革开放走的是渐进发展的道路,虽然许多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各项制度还在不断完善之中,仍有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没有到位,甚至根本没有触及,靠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潜力还很大,让改革开放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只有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精耕细作”,释放更多的改革开放红利,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攻坚期意味着困难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深水区意味着险滩多,风险大。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就需要拿出勇气和胆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可想而知。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既面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面临利益固化的藩篱。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阻力基本上从意识形态争论转到了不同利益之间的角逐。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结构比较简单,人们的利益具有一致性,改革收益带有明显的普惠性,改革的阻力比较小。今天的改革与当年改革有所不同的是,许多改革措施不可避免地会触动到某些既得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人们利益越来越多样化,任何一项改革都很难满足各个群体的利益诉求,这无疑加大了凝聚改革共识的难度。改革越是深入,越会触及到现有利益格局。“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这必然引起既得利益群体的反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凝聚共识,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

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是解决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出现了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现象严重、社会阶层固化、环境污染恶化等社会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进步、和谐稳定。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还不到位的表现,都涉及到我国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但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解决,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就会前功尽弃、毁于一旦。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我国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没有退路,只有往前冲。“开弓没有回头箭”。只有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的动力,打破躲不开、绕不过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人要有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今天的改革开放,无论是观念的更新、利益的调整,还是体制机制的转换,都是硬骨头,都要涉险滩。再硬的骨头也得啃,再深的险滩也得趟。改革固然有风险,但不改革我们党就有危险。改革开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患得患失、畏首畏尾,那么思想观念的障碍就难以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就无法突破。改革重在行动,我们党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开辟一片新天地,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改革开放是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推进改革开放既需要政治勇气和担当,也需要政治智慧和谋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五个重大关系”既是对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也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

一是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进行改革开放就是要突破传统势力和旧的体制机制。任何制度只要封闭僵化,都必然要走向衰落和灭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不断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不是要异想天开、脱离实际、脱离国情,而是要更好地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是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必须坚持全面改革、整体推进。任何一项改革的滞后,都会影响和阻碍其他领域的改革,容易出现“木桶效应”,进展最慢的那项改革成为全面改革的约束和阻力,以致最终拖累改革的全部进程。现在,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更需要全面考量、协调推进。但这并不是说,改革不分重点、平均用力。我国许多领域和环节的改革已经基本到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更加紧迫。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既要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整体推进,又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三是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统一起来。我国改革开放,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移植,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靠空想、靠闭门造车不行,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试验,不断总结。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深化,需要我们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筹划改革的战略目标、优先循序和战略重点,为人们提供可行性的“全景图”“路线图”和“时间表”。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偏废,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改革开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又要鼓励大胆探索、大胆试验,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四是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统一起来。我国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风险,如果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对看准了的改革,就要大胆试、大胆闯,下决心推进,争取早日取得成效。但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次轻松浪漫的旅行,而是充满惊涛骇浪的远航,必须小心谨慎、稳步推进。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要把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统一起来,既要有攻坚克难的胆识和勇气,又要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毅力和韧劲,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实现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

五是把改革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保障,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每一项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要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共识,找到最大公约数,在改革开放上形成聚焦,做到事半功倍。要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要做好周密应对,积极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应对预案,确保改革措施积极稳妥。要把握好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步骤和力度,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