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合作学习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3/10/30 7:42:29 作者:23063 浏览量:1100次
合作学习对物理教学的意义
首先,合作学习可以激发物理学习的动机。
学生在初中初步接触物理时,有引人入胜的新颖实验、大量的易于观察到的令人惊奇的物理现象,很容易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这些流于表面的兴趣并不稳定。进入高中后,物理学习中的现象不那么显而易见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和推理增加了,一个概念、定律总要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去把握。随着学习难度加大、成绩下滑。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热情。在近期教育部进行的一项调查的结果中,高中物理被学生列为最为难学而又极缺乏兴趣的科目。对于物理学习动机薄弱的这些学生而言,要独立学习一些较为抽象的、精细的知识是颇为困难的,在无法独立攻克难关时,他们将会更加厌烦物理的学习,甚至完全放弃而等待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没有完成自己的知识建构过程。而合作学习则通过分解任务,分工协作,降低了个人工作的难度;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发其好胜心,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同于集体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常常单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容易丧失自我的观点和风格,而同伴之间互助合作、相互交流、彼此尊重,人人都有成就感,保护了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热情和主体性,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其次,合作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能提高物理教学的课堂效率,使学习资源增值,有助于物理知识的建构。
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小组每个学生都能搜集到一些学习资料。这些不同的资源汇总起来,能使小组的全体成员共享到比个人搜集多得多的材料。但我们所说的增值还不在于此。学生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都存有差异,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接触并注意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这将使学生之间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智慧的碰撞,每个个体都能从不同的思维中得到启迪,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忘更加科学和完善,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同时,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在表述自己的意见和回答同伴质疑的过程中,需要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倾听同伴表达之后,学生需要分析其他同学的看法与自己看法的相似或不同:寻找根据以批驳那些认为不对的观点;对模糊的、不明确的地方提出质疑并共同讨论。讨论中,学生将需要用类比的方式来思考和表达;用公式和图解来辅助其表达;通过举实例的方式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在这此程中,学生原有的模糊的认识也得以澄清,观点逐渐明朗。原来常常采用一些直观、浅白的非科学化的表述的学生经过小组交流的训练,也会逐渐转化为使用科学、严谨的语言。因此,我们说,通过这些合作过程,学生将更易于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或建构起对知识的深层次的理解。
第三,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能够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小组交流时,学生需要使小组成员的注意力集中到论题上,把各人的、表面看来能互不相关的观点联系起来,需要指出中各人不同的表述中隐含着的共同的观点和相似的论据,需要努力找出各种论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为大家所接受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
小组学习还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学习时由于面对的是小组成员,而不是有权威的教师,学生首先是敢于批判,还勇于应对批判。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与对方在知识上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批判与应对批判的过程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形成热烈的气氛,从而刺激学习的动机。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他人的批驳,学生还先得有自我批判的意识,让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更完整和准确。
小组学习还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小组讨论中要求参与者灵活变通,能够应付突发事件。例如:他人的质疑。即使学生将问题考虑得再全面,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使每个人对自己的表述都满意,因此必然会在小组中遭到别人的挑战、辩驳甚至否定。这就使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想法,并保持警惕,以准备随时应对或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方法或观点去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