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动】南京高中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听课感想
发布时间:2011/11/29 7:36:33 作者:无 浏览量:872次
南京天印高级中学 俞志兵
本人认为两节公开课的共同点是:“网页交互平台”的使用,学生自己提交运动会志愿调查表、选课调查情况表,通过网页呈现字段、字段类型。这样一是利于在服务端呈现,二是便于分析学生提交的调查表数据,有利于讨论后继的字段名、字段数据类型是文本型?数字型?备注型?以及哪个字段适合做主键,这也是杨昌武老师这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张钰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设计成一个“堆砌”的提交表,目的是引入到选修羽毛球同学几位?哪一门课程最受欢迎?整理一份名单给班主任,这种讨论启发学生形成“表的结构”,继而张老师提问,关于课程信息呢?为后继的教学埋下伏笔。在Access环境中构建数据表这个环节中,通过保存表结构时系统提示设置主键——字段的唯一性。在此设计环节中,任务二:尝试输入选修“羽毛球”的三位同学和该门选修课程信息,为三个错误的操作埋下伏笔,引发一张表是不是字段越多越好、信息越全越好呢?——臃肿的数据表不利于查询。启发学生可以另外生成一张课程表,也是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数据规范化的必要性、数据要有规范化思想。
这两节课,让我感受到“任务驱动“不仅仅是驱动课堂进程,更多的是驱动了学生的思维的冲突。学生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师生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获得体验。
另外,适当留白,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技能,小组合作,缩小个体差异。也是这两节课的特点。
两节课从教学设计上来说,精心设计“情境任务”,关注细节,追求实效,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问题走出教室,那么学生就真正进入角色,说明他已经学会了观察与思考,至少他在这节课上是认真观察思考了。
这两节课,留给我们的还有许多思考,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好酒得漫漫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