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信息团队>>教研动态>>文章内容
校本教研的定位思考

发布时间:2013/6/29 14:03:21 作者:俞志兵 浏览量:1110次

  校本教研的定位思考

    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取向或研究的理想状态,必须有一个合理定位。它不是正式的学术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教学研究;它也不是完全的教学工作或理论学习,而是一种教师的专业社会化和学校有特色发展的途径。

    首先,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与学术研究者进行质性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有别;同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动研究。校本教研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遇到的困惑,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师。现将三者加以比较如下:

表1:校本教研与专业研究的比较

 

校本教研

专业研究

研究人员

一线教师为主,学者专家提供支持,注重人员民主参与和合作协商

学者专家为主,其他人员协助

研究者基础

基本程序,经验少或无

相当程度研究水平,经验多

研究目的

提升教学水平,获得教学专业能力,促进学校发展

发展或检验假设,解释或预测产生可推广的结论

研究问题

为改进实践,问题产生于实践需要

验证或发展理论,多来源于文献阅览或学术反思

文献探讨

多阅览可用的二手资料,概括了解

广泛阅览一手资料,全盘了解

选择样本

周围取样,不要求代表性,要求针对性

抽取具代表性样本

研究设计

流程自发,有弹性,可修改

收集、解释、实施等阶段循环进行

不太关注控制无关变量和减少误差

严谨设计,控制干扰无关变量

根据计划,按步骤严格实施

重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资料收集

用简易可用技术收集资料

采用具有信度、效度的测量技术,要进行前导性研究或前测

资料分析

简单分析,多呈现原始资料,注重实用性,较多主观看法说明,批评者协助检验结果

分析技术复杂,呈现分析后资料,多强调统计显著性、推理一致性或事件深层意义的诠释

结果应用

强调实用性和影响实践和程度

多提出改进教学的可用信息

注重结果的意义、理论的显著性可重复验证

多提出研究和应用的建议

报告形式

依实际需要而定,无统一格式

强调合乎严谨学术规范

    同时,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具体研究取向也不仅仅局限于当前所言的行动研究,并不完全是行动研究。而是有着校外人士,包括学者专家、社区人士等多种成员参与的研究活动,是专业研究者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校本研究活动。这类合作的规划大小不一,时间也有长有短,合作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相比之下,专业研究者与学校的全面合作、专业研究者与学校某一个项目或某些教师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学校组织聘请专业研究者就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指导则较为零散。这几种形式的合作中,专业研究者不是带着自己先验的框架和思维模式走进学校进行指导的,而是从学校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学校中存在的两难情境以及疑难入手展开活动的。如果在合作形态确立之初,专业研究者没有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具体的调查研究,没有与学校领导及教师商议,就提出自己种种设想,这无论如何也不能称之为是“校本”指导。因为它脱离了学校具体场景,远离了真实的生活世界,虽然它也完全有可能起到改进学校实践的效果,但是由于出发点的差异,就成为一种非“校本”的活动了。这大概也正是校本教研与行动研究的不同点。校本教研包括了行动研究的一些基本成份,但在联系学校实际方面,有着更强的要求。

    其次,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校本教研可以解决工、学之间的矛盾,使教师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工作统一于校本教研中。这不同于原先的教师进修机制。现将校本教研与教师进修这两种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比较如下:

表2:校本教研与教师进修的比较

 

校本教研

教师进修

动作方式

以校为本:以校内教师为主导,由校内负责研究的计划、推行与评价。

外控方式:规划和管理都是由行政部门推动,很少教师参与。

 

内容

兼顾理论与实际:依据教师和学校的实际设计,将所学到的理论马上印证于实践。

偏重理论:流于表面化、形式化,不一定符合教师的需要。

活动场所

校内或临近学校:教师无需离岗,就可以参与。

多在校外或高校进行:教师必须离岗,不利于学校工作,出现工学矛盾。

 

教师角色

主动:针对教师的需求而主动参与,具有较大的动机和投入感。

被动:参加是为了满足行政部门的要求,被学校委派参加,缺乏动机和积极性。

 

参与动机

内在动机:符合教师需求,有助于工作,参加这种是内在的成长,把握发展机会。

外在动机:需要组织者宣传发动,以报酬或文凭作为激励手段。

活动规划

系统性:研究纳入学校发展方案,具有学校支持,并加以策划、执行。

缺乏系统性:活动属临时性质,没有长远发展的规划,缺乏系统管理安排。

 

活动形式

形式多样:活泼多元化、以不同的形式灵活进行活动,如读书会、研讨会、分享会等。

讲授: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专家授课,教师被动参与,对内容兴趣不大。

需求

兼顾教师与学校的需求,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效能提高的整合。

偏重个人需求:目标主要集中于个别成员,无助于学校的发展。

目标规划

以自我导向为目标,关心和尊重教师的主动学习、自我学习与成长。

目标不明:只注重短暂问题的解决,不关注教师的长远成长。

   由上表可以看出,传统的教师进修重视自上而下的管理,活动内容单调,缺乏弹性和实用性,教师参与的动机较低。而校本教研作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方式则注重教师直接参与活动内容的规划与设计,研究内容则兼顾教学的实际需求,并且以教师的自我导向为进修的目标,教师具有主动参与的内在积极性。

   (读后感:校本教研作为一个新的亮点,一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力,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从学校层面上如何进行有效的校本教研?它与传统教师进修或专业研究有何不同?这是我曾经思考的问题,因为本人认为,只有准确地理解校本教研,才能真正有效的开展校本教研。带着以上的困惑,在一次偶然机会,本人阅读了张行涛、李玉平著的《走进校本教研》一书,书中第一章第三节《校本教研的基本思考》的文章,本人觉得作者对校本教研的定位有着独到理解,于是便摘自如上,以飨读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