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历史团队>>教学资料>>文章内容
【导学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发布时间:2014/4/24 15:29:30 作者:王维喜 浏览量:960次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

交通

交通的进步

铁路

清:①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外国人修筑的_________________,被拆毁。

②中国铁路诞生标志:清政府修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时间),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

民国时期:发展_________,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新中国:①初期先后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路,加强内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②________期末,中国铁路运营跃居__________第一,世界_____。

        ③2006年,____________全线通车。

④机车改进:_________机车 、  ________机车 、__________ 机车(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铁路提速。

公路

汽车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在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地点)。汽车、燃料主要依靠_____.

轮船

清:打破列强在中国水运垄断局面的第一家公司是_____________(派别)_________________(时间)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中国:较快发展。          当前: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为什么)?

航空

_____年,冯如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中国第一条空中航线是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航线

思考: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首先从铁路、轮船开始,而不是从汽车、飞机开始,为什么?

通讯

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报

1.最早把电报线架到上海的是哪国电报公司?何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________,由____________主持。

3.20世纪初,上海设立__________电报局。

思考:无线电报、有线电报在服务对象上为什么有不同?为什么呢?

电话

1.外国人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到1949年,普及率仅________。

2.当前中国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位居世界__________中国于_______加入互联网。

 

第16课:大众传媒的变迁

二、近现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时期

代表报刊

影响或作用

 

鸦片战争前后

1.外国人:中国境内第一家中文报刊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外,比较有名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历时最长、影响最大____年《__________》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起步

戌变法时期

康、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_________________》

宣传_________思想

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       《_________________》

宣传_________思想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时期

 

资产阶级激进派       《________________》

 

宣传_____和_______;全盘否定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后期传播_______________

新民主主义时期

中共:《红色中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__》

国共针锋相对

新中国初期

党报:《人民日报》《红旗》等;

学术刊物等:《光明日报》《文汇报》

宣传政策、方针;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

改革开放后

党报、专业性、娱乐性报刊雨后春笋

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到领域

三、中国影视事业的发展

项目

标志性事件

电影

1.     中国电影的起步标志是_________年拍摄的无声京剧《________________》

2.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是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_____》

4.     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_________________》的插曲。

5.     新中国初期,电影主题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主。

6.     20世纪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走向辉煌。

电视

1.     中国电视诞生标志:_________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____________前身

互联网

四大媒介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被称为“第四媒介”。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是在____年。

 

【反馈练习】

1.“文明婚礼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取得男女之同意,以监督自由。”这里的“文明婚姻”

   A.彻底冲破了传统婚姻的束缚                      B.表现出新旧杂陈的某些特征          

   C.体现出契约性的原则                            D.采用了简单化的形式

2.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①西方民主思潮,生活方式在中国的传播   ② 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 ③ 民国临时政府大力推行剪辫与放足 ④新中国致力于农民土地和住房问题的解决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毛鸿宾属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路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

年份

当年创刊总数数

中国人自办报刊

总数

所占百分比

1895

7

3

42.9%

1898

47

39

83%

C.修筑铁路不利中国马车事业和商业往来            D.义和团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4.下面是1895--1898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由此可知 ①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中国报业的绝对主体  ②因为宣传维新变法、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  ③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④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

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

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       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

C.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       D. 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重新焕发生机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