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考】关于先学后教的思考(三)
发布时间:2012/5/21 7:55:59 作者:无 浏览量:1056次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如何让这个主体呈现更为充分?那就要做到“以学定教”,让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首先,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既然不是白纸,我们就要好好研究这张纸,所以,对学生学情加以分析在落实“以学定教”中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让我们更加清楚明了,到底什么需要教?什么不要教?
所以,“以学定教”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先学后教”的现实意义,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如何进行“后教”的具体举措。
思考二: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怎样来体现“先学后教”?
如上所讲,“先学后教”首先是一种教学形态(既看得见,也感悟得到的),而根本的是一种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可探究的教学方式,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追求的是这种教学形态背后的教学思想本质,再思考实现这一形态与发挥其作用的教学方式。所以,有的老师认为,“先学后教”就是一种可以具体的教学操作模式,教学中可以按部就班去做,这其实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就我个人理解,“先学后教”应该呈现的是这样的一种形态,老师们不妨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尝试,或许会有更多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前: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准确把握学习起点与认知难点。这样,学生所学有目的,不会盲目,教师所教有指向,力气用在刀刃上。
教学中:先按照学生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能力展开学习,教师只是推动学生完成他们走不了的那段路的学习,也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学有所困之处”。这样的学习,细细分析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完全能达到,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接受自学过程的体验,形成自学能力;一种是通过努力还有部分达不到的,教师就要通过“教”使其达到,(我们可以理解为启发式教学);第三种是学生通过努力还是完全达不到的,那么没有办法,教师只能老老实实地‘教’了,当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接受式学习了,所以接受式学习本身没问题,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但由于我们日常教学中经常会滥用,导致了大家对他产生了一定的误解。
教学后:要运用好练习题,以此为突破口落实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巩固提升。同时,也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切入点,准确反馈,更好地落实“后教”环节。换句话说,“先学后教”也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高度紧张与奋进状态中,并能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即获得“可持续发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