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物理团队>>交流互动>>文章内容
丁义军老师校内公开课导学案

发布时间:2015/10/8 19:22:09 作者:言景祥 浏览量:1303次

3.2牛顿第二定律(三) 连接体

学习目标

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在连接问题中的应用

 [课堂探究]

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1)实验时在平衡摩擦后,认为把沙桶的总重力mg当作合外力F,这合理吗?在什么前提下可以呢?

 

 

 

 

 

 

 

 

 

 

 

(2)如果用拉力传感器(能测量拉力的仪器)和速度传感器(能测量瞬时速度的仪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 那要不要(1)问中的条件?

速度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拉力传感器

B

A

C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和B,其质量为mA和mB。当水平力F作用于A左端上时,两物体一起作加速运动,求其A、B间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N

 

F

A

B

 

 

 

 

 

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紧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果它们分别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的作用,而且F1>F2,则1施于2的作用力大小为(  )

A.F1        

B.F2

    C.(F1+F2)          

D.(F1-F2)

 

 

 

跟踪训练2.质量为m1=l0kg和m2=20kg的两物体靠在一起置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1,μ2=0.2。现对它们施加一个F=80N向右的水平力,使它们一起做加速运动。取g=l0m/s2,求:

(1)两物体间的作用力Nl

(2)若F1从右向左作用在m2 上,求的作用力N2

 

 

 

 

 

 

 

 

 

 

 

 

 

 

 

 

例2如图所示,有一长度x=1 m,质量M=10 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一端放置一质量m=4 kg的小物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物块在2 s末运动到小车的另一端,那么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是多少?

 

 

 

 

 

 

 

 

 

 

 

 

 

跟踪训练3(2013·江苏高考)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m1=0.5 kg,m2=0.1 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取g=10 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课后练习     姓名              班级            

1. 如图所示,与轻绳相连的物体AB跨过定滑轮,质量mA<mBA由静止释放,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在A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轻绳的拉力(  )

A.TmAg          B.T>mAg

C.TmBg             D.T>mBg

2.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2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1,与物体1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保持θ角不变,则   (  )

A.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 θ

B.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      

C.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m2m1)g

D.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sin θ

3.静止在水平面上的AB两个物体通过一根拉直的轻绳相连,如图所示,轻绳长L=1 m,承受的最大拉力为8 N,A的质量m1=2 kg,B的质量m2=8 kg,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一逐渐增大的水平力作用在B上,使AB向右运动,当F增大到某一值时,轻绳刚好被拉断(g=10 m/s2)

(1)求绳刚被拉断时F的大小

(2)若绳刚被拉断时,AB的速度为2 m/s,保持此时的F大小不变,当A的速度恰好减小为0时,AB间的距离为多少?

 

 

 

 

 

 

 

 

4.如图所示,长12 m、质量为50 kg的木板右端有一立柱.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质量为50 kg的人立于木板左端,木板与人均静止,当人以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向右奔跑至木板右端时,立刻抱住立柱(取g=10 m/s2),求:

(1)人在奔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人在奔跑过程中木板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3)人从开始奔跑至到达木板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