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地理团队>>交流互动>>文章内容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组公开课
开课人:邓军

发布时间:2015/10/22 13:10:39 作者:赵跃成 浏览量:1008次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课时1)

                                            

【教材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迁移和应用,也是学习和探讨下节课全球气候形成和分布的基础知识。在本节内容中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是学习的难点,通过对三圈环流的过程的了解有助于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的形成,采用边讲解边板书绘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力求简明扼要,化繁为简。重点是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和移动规律,通过绘制近地面的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图,总结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为下节课“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知识奠定基础。考虑公转条件,推导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说出移动规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3、情感态度: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其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新课导入

诗云:“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见通过风可观察天气的变化。本节课将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   大气环流

[引导]: 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1、什么是大气环流?2、大气环流有什么特点?3、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

[学生]: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大气环流的特点是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

 

 

 

[承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现在回顾热力环流的内容。

 

 

                        

热力环流

 

 

 

 

 

 

 

 

[承转] 由于冷热不均而促使大气发生运动,而我们全球的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导致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是否也会引起大气运动?

 

三、   单圈环流

[引导]: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是地面的受热不均,而从全球范围来看,赤道和极地之间也存在着冷热不均,那是否也会形成热力环流呢?

[假设]:(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2)不考虑地球自转(3)不考虑地球公转

[学生]:思考课本33页活动,并完成。

[教师]:(1)赤道地区,吸收太阳辐射较多,温度较高,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在高空空气密度大,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

       (2)极地地区,吸收太阳辐射较少,温度较低,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高空空气密度小,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于是近地面气流由极地流向赤道,高空气流由赤道流向极地。

       (4)于是在赤道和极地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热力环流,称为单圈环流。

[学生]:上台画出南半球。

[承转]:单圈环流能否维持?在单圈环流中,只考虑了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而实际上地球是不断进行自转的,因此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此时去除假设(2),大气环流会怎么样?

 

四、   三圈环流

[假设]:(1)地球表面是均匀的 (2)考虑地转偏向力的作用(3)不考虑地球的公转

以北半球为例

[复习]: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生]:观察图2.10 并思考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

[教师](1)赤道及其两侧地区,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的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会往南北两个方向流。极地地区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会往南流。

      (2)赤道上空的气流,收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逐渐偏转成西南风,到了30N上空,偏转成了西风,此时气流不再北上,而是在30N度上空聚集,并下沉。下沉的气流一部分往南,一部分往北。形成低纬环流。

      (3)下沉气流往北流的部分,是属于来自赤道的暖气流,与来自北极的冷气流在60N相遇,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抬升,到了高空,分别流向南北,形成了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学生]:观看视频播放,理解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发生偏转。上台画出南半球。

 

五、   气压带

[设问]:此时,在0°,30°N,60°N,90°N地区,近地面的气压状态如何?

[学生]:赤道地区形成低压,30N地区形成高压,60N地区形成低压,极地地区形成高压。

[教师]:赤道两侧地区,形成赤道低气压带。30N两侧地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60N两侧地区,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地区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播放课件,演示北半球气压带的形成。

[学生]:在南半球写出气压带。

 

六、   风带

[设问]:在高低气压带之间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存在,同时考虑了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于是全球就形成了六个风带,这六个风带是如何形成的?以北半球为例。

[教师]:(1)在低纬环流中,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

       (2)在中纬环流中,气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带。

       (3)在高纬环流中,气流由极地高压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作

 

用,形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带。

[学生]:在南半球写出风带。

 

七、   小结

七压六风,三低四高,0369,风压相间。

 

八、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承转]:在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冷热不均以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但是地球除了自转外还会公转,地球的公转会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时对气压带和风带会带来什么影响?去除假设(3),观察图2.11并思考。

 

低气压带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00

23026/

23026/

66034/

66034/

00

高气压带

冬至日

秋分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太阳位置

 

 

 

 

 

 

 

 

 

 

 


[教师]:观察图B,春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分布如何?

[学生]: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

[教师]:观察图C,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分布如何?

[学生]:气压带和风带往北移。

[教师]:观察图B,秋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分布如何?

[学生]:气压带和风带南北对称。

[教师]:观察图A,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全球分布如何?

[学生]:气压带和风带往南移。

[总结]: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北半球),点南带南,点北带北。

 

九、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几个形式,在理想状态下只考虑了冷热不均引起的单圈环流,同时还考虑了地转偏向力的三圈环流及其气压带和风带,最后由于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作业设计】:(1)绘画全球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2)思考,假如去除假设(1)地表均匀,考虑地表不均匀,全球的气压带会发生什么变化?

 

【板书设计】:

一、大气环流

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

二、单圈环流(冷热不均)

三、三圈环流(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七压六风,三低四高,0369,风压相间

四、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太阳直射点移动)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点南带南,点北带北。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深刻反思,以期获得更大地进步和改进,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体会,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学习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

巧。面对不足,我将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多反思、改进教学中的缺点,不断完善,使每名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

邓军2015,10,22高一1班公开课.rar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