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印高级中学地理教研组专题研究申报材料
发布时间:2015/10/26 7:58:41 作者:赵跃成 浏览量:1222次
天印—教科室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教研组研究专题申报材料
TIANYIN SENIOR HIGH SCHOOL
研究专题名称:推进课程改革,打造江宁特色 地理校本课程
研究专题负责人: 赵跃成
教研组: 地理组
学习· 积淀·科研·提升
一、专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专题研 究负责人 |
姓 名 |
赵跃成 |
性 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1\09 | ||
行政职务 |
教研组长 |
专业技术职务 |
地理教师 |
|
| |||||
|
参与课题研究 |
江宁区个人课题《班级自主管理团队打造途径的探究》立项并顺利结题! | ||||||||
发表或获奖论文 |
《浅析“地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江苏教师 |
《用心发现,会让你欣喜若狂》区二等奖 | ||||||||
《浅析高考综合题解题技巧》省二等奖 |
《一堂别开生面的地理复习课》区三等奖 | |||||||||
《趣味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 应用》市三等奖 |
| |||||||||
组 员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
1 |
陈霞 |
中高 |
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方面 | |||||||
2 |
张晓斌 |
中高 |
人文地理学方面 | |||||||
3 |
贾亮亮 |
中二 |
旅游资源地理方面 | |||||||
4 |
刘志华 |
中一 |
地理资料整合、归类方面 | |||||||
5 |
邓军 |
中一 |
地理课堂有效性研究方面 | |||||||
6 |
俞迎春 |
中一 |
江宁地理资源搜集方面 | |||||||
7 |
陈亮云 |
中二 |
校本课程编制方面 | |||||||
8 |
袁祖扣 |
中高 |
课题材料归纳与总结方面 | |||||||
二、专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专 题 名 称 |
《推进课程改革,打造江宁特色 地理校本课程》 |
专 题 界 定 |
通过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进一步明确国家课程要求与本课程之间在诉求上的共性特点和微小的差异;清晰关于课程的主要内涵、基本组成;拓展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渠道;拓宽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提高学生的地理基本素养,养成热爱生活(观光和理解)的态度;增强对地理的喜欢程度;促进学生明确限定于教材的阅读是不够丰富的,理解教材在构建一般性理解框架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即通过拓展性阅读既增加阅读的丰富性,也因为拓展性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基础,而深刻把握国家课程所提供的基本思想、主要方法的价值和效用。此外,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校本课程兼顾智能发展的许多方面,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方面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价值。 |
专题的 理论依据 |
课题理论依据: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d evelopment),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school-focused curriculum planning)或学校中心课程革新(school-centered curriculum innovation),英文缩写为SBCD。我国一些课程论专家也称之为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等人在1973年7月于英国召开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CERI)国际讨论会上正式提出,并成为会议讨论的中心议题。之后很快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并进而掀起了一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校本课程运动”。 我国,1996年由国家教委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也明确规定: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一部分占周总课时的20%一25%。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实施“三级(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决策。至此,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被正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些教育相对发达地区或名校已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专题研究的 背景及意义 |
1.课题研究背景述评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可以追溯到1973年,是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等人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的。我国于1999年开始试行三级课程,2001年正式确立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作为基本的课程政策。地理校本课程,就是基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教师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如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对国家地理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国家地理课程和地方地理课程校本化、个性化,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特点和需要的地理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现在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呼声很高,国内很多学校纷纷投入其中,但是伴随着地理校本课程的应运而生,又存着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或者个案分析较少,课程开展的形式比较单一。一方面集中于文化、思想、发展趋势等理论层次,例如:董云川、刘永存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高校的文化传承责任的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尹弘飚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3,3)。 这些大量聚焦于理论层次的研究逐渐浮现出我国校本课程的一个共性问题,即:对于我国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尤其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状况研究不够,这就暗示着那些专家学者构建起来的理论在应用到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时,很可能会产生很多问题。 第二,在研究形式上,大多集中于开展野外实践活动,例如:张同宽、张红华、胡江霞等人分别对于体育、地理、语文等学科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走进红树林”、“高职实践”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这些聚焦于野外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较前者而言,大大提高了教师及学生等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但是亦因存在安全问题、费用问题、难以开展、难以管理等问题,因而大多数研究很可能难于真正落实开展起来,最终影响课题研究的效率,导致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未能实现。 而涉及到期刊杂志导读方面的校本课程研究,以及将学科的期刊杂志导入课堂作为该学科校本课程,目前为止国内均没有出现过。然而,利用“时尚”、“普及”性专业期刊,作为课程资料,导入生活元素,创建地理校本课程,“角度新,切入点小,可操作性强”。这既有利于形成地理教育民主化,又能在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知识面、达到得益于课堂而发扬于课外的目的,从而实现地理校本课程的研究预期目标。 2.选题的意义 ①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根据常外教育资源、学生水平层次、教师特点及办学宗旨来形成常外独特的办学特色。 ②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创造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常外的学生不能满足于学习结束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教材,一方面,他们具有高于一般学生水平的认知能力和较强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更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诉求,这种学习需要必须加以满足,并有待引导到更为有价值,更关注当下生活、未来生活质量提高的层面上来。 ③有利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地理教师在课程选择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因此,教师应是该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基本的课程编制技术,具备必要的课程理论知识和意识,不断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开发能力以及课程评价能力等,因此,本课程的开发将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
专题研究 的内容 |
课题研究的内容: (1)编制“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纲要 (2)构建一整套的引导策略和方法,并研究“地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策略 (3)分析“地理校本课程”课程实施给学生、教师、学校等带来的教育影响 |
专题研究的 过程及方法 |
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研究国内外关于地理校本课程构建的理论、经验和方法,指导该课题的开展和研究。 (2)比较分析法:校本课程的分析过程中,根据南京市不同学校地理课程的现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地理校本课程”在开发实施的比较优势。 (3)行动研究法:根据教育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改进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体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教师将地理校本课程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理解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性开发地理校本课程的途径。 (4)问卷调查法: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对生活中的哪些地理知识、地理活动感兴趣,以便于确定课题研究中校本课程教材编辑与选择的有效性。另外,最后校本课程的评价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来获取师生对于该课题研究的实效。 (5)田野研究法:参与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写下描述性笔记和反思性笔记。通过对研究对象行为的研究,来调查他们对校本课程的意见。然后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一边实践、一边修改、一边完善,不断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反思和小结。 (6)综合分析法:在对校本课程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后,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确定具体校本课程内容。此外在进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时,都要采用综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评价。
|
专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
预期成果: 1、完成相关地理校本课程开发的论文。 2、形成体系性的校本教材的编著。 3. 收集成套相关过程材料和问卷调查。 |
组 长 评 述 |
签 名: 年 月 日 |
教科室 意 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