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艺术团队>>文章内容
【音乐教研】姜伟芬区级赛课“从宗教走向世俗”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1/5 17:31:59 作者:无 浏览量:1262次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欧洲音乐的发展历史

2.认真聆听西方音乐

3.理解,感受,比较不同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二、知识与技能:了解早期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着手,每首作品都围绕其展开教学。

过程与方法:比较欣赏这两个时期的音乐风格。能够随音乐或钢琴哼唱本课欣赏乐曲的部分主旋律。

教学内容:

《格里高利圣咏》

亨德尔清唱剧《哈里路亚》

维瓦尔第《四季》之《春》第一乐章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教材分析:

本课分两条线来叙述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其实已经慢慢向世俗音乐发展,这一时期运用较多的是复调音乐,主调音乐也慢慢加入,到了古典主义时期,主调音乐的优美,和谐,歌唱性,在维也纳古典乐派三位杰出人物那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纵向:历史时间线,早期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调性: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主调音乐

横向:每个时期音乐家的个人风格,以及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

并且从声乐和器乐两方面着手,比较早期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不同,通过分析每个作品的旋律,节奏,音色,情绪等,使学生在每个作品都能有侧重点的了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对作品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知识点对于音乐素养还较低的高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

困难。所欣赏的内容相对较抽象,不宜理解。

按教学计划流程,上本节课时已是高一下学期了。高中音乐鉴赏学习已进行

了一个多学期。学生已走过了初高中的过渡时期,适应了高中的学习。自主

学习是此阶段学生应学习、具备的能力。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在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分析、

理解、整合、表达、协作等等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巴洛克时期音乐和古典时期音乐的特点和风格。重点听赏《春》和《四十交响曲》

教学难点:区别早期宗教音乐、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导入新课

师:课间欣赏的音乐所采取的是哪种乐器?谁的作品?

(管风琴,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这种乐器,其实在西方,很多时候都是在教堂里面演奏的,或者独奏,或者是为宗教音乐伴奏的!

引入课题——从宗教走向世俗

二、教授新课

1.简介西方音乐发展的纵向轨迹

中世纪音乐――巴洛克时期音乐――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乐派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西方音乐发展的轨迹,对纵向的音乐史发展有大致的了解,使本课内容的展开都围绕历史发展的脉络,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2.中世纪音乐的鉴赏

内容:《格里高利圣咏》

过程方法:A.了解什么是格里高利圣咏

          B.围绕早期宗教音乐的特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C.引导学生总结早期宗教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以及服务对象并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圣咏的听赏了解西方早期宗教音乐的特点和风格,也为学生通过对比来了解巴洛克时期音乐特点和风格的发展变化作铺垫。

3.巴洛克时期音乐

内容:《哈利路亚》,《春》

过程方法:A.了解“巴洛克”的来历和巴洛克时期音乐的概况以及代表人物

          B.聆听《哈利路亚》,让学生与《格里高利圣咏》对比,音乐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师引导并板书特点和风格。

          C.聆听《春》,设计活动:学生选春雷,春雨,泉水,小鸟等春天的主题在钢琴上即兴表演音乐形象。

设计意图:选用《哈利路亚》,让学生与《格里高利圣咏》对比,总结出巴洛克时期宗教音乐在特点和风格上的发展,也让学生了解在巴

洛克时期是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并存的时期。设计学生即兴表演的环节用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理解高低音,力度等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4.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内容:莫扎特《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过程方法:A.了解古典主义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代表人物

          B.重点了解莫扎特,聆听《四十交响曲》设计活动:学唱一句旋律。

          C.用钢琴带领学生演唱《四十交响曲》的主题,体会古典优美,流畅的音乐风格。

          D.引导学生总结古典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并板书。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聆听时学唱一句旋律的活动,既让学生熟悉乐曲的主题旋律,又突出古典音乐重视主题旋律的特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重点内容小结

内容:让学生参考板书,用自己的话总结音乐是如何从宗教走向世俗的?教师用幻灯演示表格的内容。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回忆。

四、课堂反馈

内容:聆听《弦乐小夜曲》,《水上音乐组曲》,判断作品是属于哪个时期?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对这一时期作品的了解面,对本课所学内容的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