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韩炜老师赛课教案
发布时间:2008/11/2 10:35:43 作者:无 浏览量:1046次
设计者:江宁区天印高级中学高一备课组 韩炜
授课时间:
课题:《像山那样思考》
课型:新授课 班级:高一(10)班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意语言;明白为什么要“像山那样思考”。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生态伦理观。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解文题)展示关于狼的图片。并请学生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比如:狼狈为奸、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声名狼藉等。这些词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从感情色彩上看,都是贬义词。(这样子,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狼,一直以来都是“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
提出疑问:像山那样思考,是指谁要像山那样思考?
二、作者介绍:
(介绍时谈谈自己对于作者和本文的相关感受,个人在初看题目时,以为这应该是一篇哲理类的比较枯燥难懂的文章,但在拜读完之后,发现这是一篇对于当时甚至是现在来说都一篇很有超前意识的环保类的散文,很有相见恨晚之感。)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乡年鉴》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最近30年,在美国,从唤醒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角度上说,有一本书显然是首当其冲的,因为它表达了一种几乎是不朽的关于人和土地的生态及其伦理观。奥尔多·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小册子。这本页数不多,文辞也简单、朴素的自然哲学随笔是奥尔多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其中蕴含了作者土地伦理思想的精髓。
书中的文章,通过他本人和土地之间关系的描述,在那些从未到过威斯康星的沙乡、不熟悉书中所描写的地方的读者中,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乐于接受他的新思想的读者。这本书的美国版本的销售量已超过了100万册,他的土地伦理概念成为几个全国性环境保护组织和政府机构行动宗旨的基础。
《像山那样思考》就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二、 文本分析,并适当拓展:
[投影打出课题]
大家一起来把课文的第一、二小节读一读。(打出狼对月嚎叫的图片)
1)闭上眼睛,试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这声狼嗥对于不同的生物,分别有着怎样的意义?看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
明确:对于鹿,(它是死亡的警告);对于松林,(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撕杀即将上演;对于郊狼,(它是即将来临的拾遗的允诺)是彻底地清扫战场,绝不浪费;对牧牛人,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于猎人,(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打狼。作者进而指出,在浅层的希望和恐惧之后,还有更深刻的、只有这座山能听懂的含义。因为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客观地听取这声狼嗥。
2)这里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排比句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排比。增强文章气势(作用可以稍带提下,有一个印象,先不强调)。
作者将一种深刻的生态伦理问题以极其形象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述出来,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思考。
3)文章往下还写到了一般的人,“不能辨别其隐藏含义的人”对这声狼嗥的反应,他们呢其实也属于这一类事物,他们呢的理解也是肤浅的直接的表面的。
作者得到这一认识(大山能够听懂狼嗥的深层含义)的由来?
明确:一只狼的死去:发现狼、打死狼,狼眼中垂死时的绿光给“我”的启示;众多狼的死去——鹿数目增加以致饿死。(可以和生物学科中的生态链相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
4)作者原本认为“没有狼的地方就意味着猎人的天堂”当人们一个州接一个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的狼后,天堂出现了么?出现了什么情况?
明确:破坏的草原很难恢复。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是取代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结合我自己自助游的经历,谈谈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具体谈谈藏民对于山上的生物的态度,以及在梅里雪山的传说。调动学生对于环保的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万物的关系。为下面的作者对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做铺垫。)
5)面对那一座座无狼出没的山,利奥波德开始像山那样思考。他想到了什么?
明确:正是因为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山就要在对它的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 牧牛人猎杀牧场上的狼也不是好事;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保护生态平衡刻不容缓!
(4~9)自读,划出关于“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的语句。这些平实的记叙之后,人们渐渐能够意识到,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
狼的消失,意味着为某种生存现状吹响了告别的号角,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失去了一种可贵的生存的经验——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已经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的无可挽回的退化。自私的人类,付出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利奥波德在文中的悲悯和忧虑让读者看到了一颗高贵而敏感的心灵,读过此文,应该能够听到利奥彼德的大声疾呼了。(适当拓展,可以讲讲丽江人对于水的态度)。
文章的最后一节读一下!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深入浅出的写作技巧,体会文章显明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这时候,学生能够体会到这声狼嗥中带给他们的灵魂的震撼。)
体会“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这要求我们能够更长远地来思考问题,不能只顾眼前暂时的利益。
体会“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是梭罗的名言,作者对此也是完全赞同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荒野中的各种事物都是自由自在生长着的,他们彼此之间都是平等与和谐的。(讲讲荒野生物多样性,以帮助理解。再说说古代包括现当代的一些生态自然观,比如“制天命而用之”,比如“人定胜天”,再结合之前讲解课文时提及的一些生态事例,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
文章到此就把作者先前的以人类为本为中心的认识,发展为了万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思想,形成了作者面对自然万物所有一切时所采取的平等态度。人类只是自然万物生灵中的一种,并没有高高凌驾于其他事物之上的权力。
6)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会有怎样的危害?除了文章所讲到的危害,你还能列举出哪些? [投影打出问题]
[投影打出环境污染图片] 灰色的工业文明,模糊了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生存界区,农业文明时代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和躲避现实自成一统的“桃花源”已经不复存在。就环境污染而言,这是一个跨国界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也解决不了,同样,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环境恶化,也将通过“蝴蝶效应”传递给其它国家以及全球。
9)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大自然,怎样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投影打出问题]
(在大家考虑这个问题的同时,展示外出自助游拍摄的照片,一边展示一边向同学讲述,在当地行走时感受到的当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以及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给自己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引导学生逐渐建立生态环保意识。)
这里要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于环境的看法。
公开课《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和反思
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
我在设计此文教学时,着重考虑了两个目标:一是知识目标,一是情感目标。作为一篇阅读文章,学生应该学会文本研习的方法,也就是说学生应该达到“筛选信息、整合信息、联系语境理解文中语句、归纳主旨”这一知识目标。同时,又要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和主旨的概括,来理解作者在文中体现的生态伦理观念,并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相关的生态破坏或保护生态的事例来实现情感目标――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教学中实际操作遇到的问题于反思:
这次公开课,感觉实际操作和自己预想的,几乎不是一回事情。
(1)分析与感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品味和感悟。对课文中的精妙的语言,一定要处理好教师分析和学生感悟的关系。如果教师分析过多,势必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空间,而完全不分析,光靠学生自己去感悟,我感觉也是不行的,我认为教师应该起一个提示和引导的作用。但是在《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设想是让学生说感受,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可是结果我感觉自己好像有点包办代替:一方面没有给学生阅读欣赏文章的时间,另一方面只注重自己对文章的分析,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这个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努力改正。
(2)应用与主旨。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奠定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为根本。这一点是我一直都重视,并且也一直贯彻的。通过《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的学习,再结合自身经历,我想向学生提出生态环保观念,并传达给学生人与万物皆是平等的这样一个观念。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只是就课文谈思想,关于自身实践这块就被我一紧张全忘了。所以也导致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时候就产生了障碍,效果显得不是那么好。
(3)课堂气氛。这节课,我觉得上得很紧张,不仅指内容,也包括课堂气氛。有老师来听课,学生们很认真,很想好好表现,认真配合,可是同时也不自觉的开始紧张,作为他们老师的我,于是也开始紧张。我想以后,我该好好考虑怎么样使课堂气氛既轻松而又略带紧张比较好。
解决措施:
这对本次公开课出现的问题,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课前进行预习辅导。只有做足充分的预习准备,学生上课才能有准备有目的的学习和感悟。教师在课前应该预留预习作业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
(2)课堂上尝试逐渐将话语权交给学生,锻炼他们的分析思考表达的能力。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则应起主导作用。这对这些学生,马上把话语权交给他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决定逐渐锻炼他们的这个能力,悄悄地把话语权交给他们。
(3)关于课堂气氛问题,重点抓平时,我要营造一个有效有序活泼紧张的课堂气氛。
上一篇:【语文教研】杨璐璐老师赛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