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地理团队>>文章内容
南京市天印高中地理教研组高二公开课
张晓斌老师

发布时间:2017/10/23 9:49:38 作者:赵跃成 浏览量:1294次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

【上课题目】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年级学生

【教    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章第

【设计思想】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中从生活走向地理,从地理走向社会的精神。首先在导入新课上利用学生熟悉的QQ农场和东北农业发展变迁图片欣赏开始,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兴趣在分析东北农业形成因素的时候,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阅读东北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图东北地形图中的信息,进而有根据地进行相关的分析,再结合身边的东北大米新闻,和设计“我是规划师”的课堂活动,分析东北气候、地形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利用学习东北案例的方法,分析论证其他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条件是本课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重点,本课在巩固练习阶段以梅州柚子种植的地理条件分析桥梁,结合乡土地理,在总结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感受到地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时的要求是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这说明要求学生通过东北地区案例的学习,掌握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布局特点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把学到的分析方法和技能灵活运用到其他的案例中去。

这一课时的内容是第四章第一节内容学习的铺垫,只有先了解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和农业布局,才能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这一课时也是之前必修12所学相关知识的运用,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2《农业区位》一节和必修3前面两章各种典型案例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农业区位分析方法,对案例学习的方法也有所了解。但学生对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仍不足,读图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在进行影响农业的成因分析时还是会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将通过给出区域相关背景资料和学生合作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分析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思考和活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某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和方向,培养学 生原理应用和知识迁移能力。

  (3)组织分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理解区域农业发展受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人类活动应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2学生通过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农业观念。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教学难点】

通过东北农业案例分析得出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方法,并能够迁移应用到其他地区是本节学习的重点。

【教学策略与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表格归纳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

老师:多媒体课件 梅州柚子种植资料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图片QQ农场图片

观察

 激发兴趣,

引入学习主题

  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的农场了都种了些什么?老师的农场里同时种植了北方的苹果梨,南方的香蕉甘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在同一个农场里同时种植这些农作物?为什么不能?

     回答

   复习:必修二农业区位的选择因素因素

   回忆农业区位的选择因素因素

  总结:影响农业发展因素分为自然,社会两大部分。从而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解    

地理位置

   引导学生结合P60图4.1东北地区的位置,说出东北地区的范围及其纬度和海陆位置的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

东北地区地理位置

   学生通过读图,明确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为下面的分析打下基础。

         气候条件

   展示东北地区气温降水图、中国气候类型图和干湿区图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学生读图回答:

东北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冬寒夏热,雨热同期

   让学生读图分析总结东北气候特点,培养学习读图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地区气候类型的方法。

   探究活动:阅读资料卡东北大米热销新闻,分组讨论东北大米质优受到杭州市民欢迎,这与东北气候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东北大米质量优于南方大米的原因。

   结合时事新闻,让学生讨论总结气候对东北大米生长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小结:结合P61图4.2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析

     理解

     巧记

    使学生了解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地形和土壤条件

   展示东北地区地形图请学生读图找出东北三大地形单元。

   学生读图回答:

山地、高原、平原

   引导学生读图掌握东北地形特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在黑板上进行东北地形板图,补充黑土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东北地区地形土壤特点

  学生总结:山环水绕,平原沃野

  探究活动:我是规划师。学生结合东北地形土壤特点,规划东北农业布局。

学生规划,回答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地形土壤会制约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类型。

   教师总结: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

学生理解,记忆

   让学生快速阅读,从课本三段话中找出东北农业发展三个优势条件,思考其对农业的影响。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优势

影响













   请三个学生上黑板填写答案,教师评讲总结,结合板图补充讲解

  学生快速阅读,完成表格。


优势

影响

工业基础好

工农互促

交通便利

外向型农业

地广人稀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让学生快速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提取信息能力。通过完成表格,掌握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社会经济条件。





   结合板书和ppt上本课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观看

回忆

记忆

   归纳知识体系,掌握知识

  让学生分组讨论资料卡上梅州柚子种植的地理条件。

  学生讨论分析

活用乡土地理,让学生通过对家乡柚子种植业地理条件的分析,巩固本节课学到的区域农业发展分析方法。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资料完成课本66页活动,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收集资料,完成作业

  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第四章 区域农业发展

            ——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一、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                            3、、社会经济条件        

优势

影响

工业基础

农牧兴工、工促农牧

交通便利

发展外向型农业

地广人稀

机械化大规模生产

        (1)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2)特点冬冷夏暖,热同期

        (3)影响:一年一熟,低温冷害。

         2、地形、土壤条件

        (1)类型:高原、平原、山地

        (2)特点:山环水绕,平原沃野

        (3)影响:适合多种农业生产。

【教学反思】

    综观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有:

  1. 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由易到难,并且教学框架清晰明了。

  2.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地理图片,采用读图归纳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直观形象,学生方便记忆和掌握。

  3. 结合时事和乡土地理,注重学生学以致用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4. 设计较多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

当然,本节课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 普通话平舌、翘舌音发不准,口误较多。

  2. 板书、板图不够大方美观。

   3.时间处理能力有待提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