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纵横>>健康教育>>文章内容
【心理健康课】校庆十年:成长相伴·感恩有你

发布时间:2017/11/3 9:54:58 作者:王燕 浏览量:1897次

教学设计案(**--教师不填)

课题:《苏教版高中二年级心理健康)》第十三课

感恩:成长有你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观看动画《游子吟》、视频《母亲的勇气》,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和无私,知感恩

2通过自身成长故事的分享,激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恩他人之心,懂感恩;

  1. 能力目标

1)结合自身的成长感悟,引导学生表达感恩,以实际行动关心理解父母;

2分享生活中的成长故事,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感恩成长道路上相伴的老师、同学和朋友;

  1. 情感目标

1抒发父母的感激之情成长路上满怀感恩之心;

2体验爱的存在和感恩的冲动,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心同学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体会父母的疼爱之情,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

2心怀感恩之心,表达感激之情,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和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

1)教会学生在点滴生活中真正的理解、孝敬、关心父母

2心怀感恩,感谢成长中与我们相伴的师长和朋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一、导入

1.课前准备观看动画《游子吟》;

齐读唐代诗人孟郊所著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这首诗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观看真实故事改编的视频:《母亲的勇气》

  她来自台湾,名叫蔡莺妹,63岁,生平第一次出国,不会说英文,不会说西班牙语,为了自己的女儿,独自一人飞行整整三天,从台南到哥斯达黎加,无惧这三万六千公里的艰难险阻。(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二、我们眼中的父母

你爱你的父母,他们也爱着你!每一位父母都是伟大的、无私的,他们用心呵护着自己的女,倾其所有的愿意为女付出一切。

1.观看网络上感人的《父与子》,《母与子》的照片进行对比;

2.说一说:你眼中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他(她)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3.例子:美作家安·兰德斯《假如爸爸还在》

、感受父母

故事1. 汶川地震中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废墟下给孩子留下最后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故事2. 音乐欣赏《天亮了》:讲述创作背景:

199910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悲剧发生时,一对年轻的夫妇,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得救了,这一对父母却失去了生命。 这个生命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歌手韩红,经过多方联系,她领养了这个大难不死的小孩,于是创作了歌曲《天亮了》

、我们一起回忆……

1.说一说:《我的父亲母亲》:他(她)是怎样的一位父亲(母亲)?

2.观看照片制作的成的短片,回忆过去的经历分享成长的瞬间。

问题:你愿意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父母吗?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父母为你做过那些事情让你至今不忘?

、交流互动---爱的天枰

1.观看视频《what is that?》

2.现场调查:

问题:你母亲的生日?

你给父亲买过生日礼物吗?

你母亲最喜欢那件衣服?

你母亲今年几岁了?属什么的?等等

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习惯了这种关爱,认为是理所应当,有时甚至肆意挥霍。我们有没有想过父母的感受?

生活中,我们被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所包围,在爱的天枰上父母为我们做了很多,而我们为父母做的又太少,在天平的两端,看看你的天平是否倾斜得太

3.心灵感动---《最动人的一件事》

联系实际,想一想父母平时都为你做了些什么?请分享自身感动的生活瞬间。

、感恩:成长有你

1.播放歌曲《爸爸妈妈谢谢你》

《礼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论语》: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感谢身边伴我们一起成长的师长和朋友。

齐读:《游子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引出主题。

观看视频《母亲的勇气》,体会父母之爱的伟大,引出感恩之情。

通过不同阶段对父母认识的对比,知感恩,理解父母之爱的方式不同,但爱的本质无异。

通过故事分享和音乐欣赏,体验父母之爱的伟大和无私。

观看照片中与父母相处的瞬间,分享感动我们内心的生活事件,以此激发学生感恩父母之情。

观看视频以及现场调查,让学生体会出生活中我们对父母的索取与回报是不均等,从而激发我们感恩父母之爱的行为。

心怀感恩之心,感恩成长路上相伴的师长、同学和朋友。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