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历史团队>>活动天地>>文章内容
历史组张春银老师校级讲座
注重历史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历史素养—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发布时间:2018/1/8 8:11:37 作者:张春银 浏览量:1507次








注重历史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历史素养                              

《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新政》这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但许多老师从上课程序到引用材料基本都是一致的,到现在许多老师仍然在强调新政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新政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是说这些材料和观点的引用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我总感觉这样的课缺乏创新,总觉得许多老师并没有真正抓住这节课的魂,他们把这节课的魂仍然定位在罗斯福新政首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这个层面,我认为这只是让学生达到了一种能力目标,还属于低层次的,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我把这节课的魂提高到更高一层次的情感目标上来,即通过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美国文明是不断进步的,而这种进步的支撑点是创新,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在面临危机时,仅仅做到冷静、坚强还不够,更要学会在危机中关爱他人,特别是要关注弱势人群,使学生明白什么叫勇于担当,什么叫责任。进而有效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发展,达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推动他们以后的可持续成长和终身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功能,服务学生的人生成长。

【案例实施】

一、目标定位

1.通过对罗斯福新政背景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新政的推行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需要进行一次重大调整,即自由放任的方式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不仅仅是美国人的一次被迫选择,更是美国文明中主动创新精神的体现;

2.通过学习罗斯福政府解决经济困境的具体措施,使学生理解政府干预经济不仅是缓解危机的一种手段,也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不同文明不仅是可以共处的,而且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的,通过这种相互借鉴,人类文明才会往更高层次发展。

3.通过历史学界对罗斯福新政作用的争论,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政府在干预经济的同时也大大扩大了联邦政府总统的行政权力,导致美国传统的权力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使学生认识到政府干预经济也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即包容守则的干预,理性有度的干预和积极有效的干预。

4.通过罗斯福总统在危机中的所做所为,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中我们无法选择会遇到什么挫折,但是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选择的是自己的态度,即要坚强、冷静、乐观,同时,在面对困境和危机时,我们更要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并且积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新课导入

师:1929年美国经济发生危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银行没钱了,工厂倒闭了,农产品像白送了,工人下岗,社会越来越乱了。

师: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山姆大叔病了。

问题:怎么办?

生:治病。

投影展示:欢迎来到美国经济专科医院。

问题:根据你的日常生活体验,去医院看病一般都有哪些基本流程?

生:挂号——确诊——药方——药效——评估

师:投影显示就诊流程示意图,据此图我们来明确本节课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投影展示:    就诊流程图        我们要实现的目标

挂号                    

确诊                    

药方                                新政的措施

药效                                新政的影响

评估                                新政的评价

师过度:刚才我们确定了本节课要完成的四大目标,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实现这四个目标。首先,病人来到医院是挂号,挂号的时候就必须得填写病历。

幻灯片展示病历:突破目标一    挂号

姓名:山姆大叔                   年龄:150多岁        

病症:经济萎靡  社会秩序紊乱     科室:内科   主治大夫:胡佛?罗斯福?

问题:美国人民会选择谁为主治大夫会呢?

师:正在山姆大叔病入膏肓之际,迎来了32年的总统选举年,当时主要有两位候选人,一是现任总统共和党人胡佛,一是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PK。

投影胡佛的竞选演说词: 最好的经济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坚持了一百多年的自由市场既然能带来空前的繁荣,那么它也会在自我调节中克服这场危机。

问题生成: 胡佛的竞选口号是什么?  

生:自由放任,即依靠市场自行调节来克服危机。

再投影罗斯福的竞选演说词:“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这并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游说,而是一种战斗口号。”

问题生成:罗斯福的竞选口号又是什么?

生:政府出面进行改革来克服危机。

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选民,谁的口号对你的吸引力较大?为什么?

生:罗斯福。因为他最起码能给处于困境中的美国人民带来希望。

师:所以,罗斯福当选总统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问题:除了新政的口号外,貌不惊人的罗斯福还有哪些原因使他获得这么多的粉丝支持?

生:学识渊博,口才出众,政治经验丰富,意志坚强。胡佛粉丝的倒戈。

教师过度:美国人民最终选择了罗斯福为他们的主治大夫,你认为罗斯福应该首先做什么?

教学环节二:新课讲授

突破目标一:确诊

投影展示材料: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那样,就像真正有敌人入侵时一样。

——罗斯福就职演说

问题1:根据材料,罗斯福认为当时的美国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生:危急存亡的关头;

问题2:据材料找出他明确了怎样的治疗理念?

生:掌握广泛的行政权以直接干预经济。

过度:既然罗斯福确诊了美国的病情非常严重,而且也确定了治疗的理念。那么接下来,他要做什么呢?

生:寻找病因,开具药方。

突破目标二:药方

师:刚才在填写病历时,我们知道山姆大叔的总体病症是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请同学们联系上节课的内容,分析导致这种病症的具体病因?

生:一是股票投机和分期付款过度膨胀引发股市崩溃和银行倒闭,二是供需矛盾引发工厂倒闭和农产品价格下跌,这两条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当时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状态;三是劳资矛盾引发社会动荡。

师:罗斯福大夫要治好病,就必须对症下药,为此,他又开出了哪些治病的药方呢?我们首先分析第一个病因,由于分期付款消费过度,导致银行贷出去的款无法及时收回,一些银行资金流动限入困境,从而引发民众心理恐慌,失去对银行的信任,大量到银行挤兑,进一步引发更多的银行限入困境直至倒闭。所以,罗斯福总统在治理银行业疾病方面的关键就是要增强民众对银行的信任,让民间资金重新流入银行。那么罗大夫是怎么做的呢?幻灯片展示材料:

药方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材料: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问题生成:材料中的哪些内容可以增强民众对银行的信任?

生:国家贷款给大银行;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问题生成:民众这种信任的增加是什么力量推动的?体现罗斯福解决危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生:政府的力量;特点是国家直接干预经济生活。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第2个问题,因为供需矛盾导致美国工业企业倒闭和农产品价格下跌,这种矛盾具体指的是什么矛盾?

生:生产供给严重超过需求,生产相对过剩。

师:为什么供给会越来越多,为什么需求在减少?

生:美国市场的虚假繁荣促使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取更多效益,从而导致产品数量激增,供给越来越多。

师:那为什么需求在减少呢?

生: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下层民众不是不愿意买东西,而是没有能力去购买。

师:请同学们想想能找到什么办法来缓解这对矛盾?

生:一个办法是通过抑制盲目生产来减少供给;另一个办法是刺激消费,扩大需求。

幻灯片展示材料: 药方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药方3:调整农业

材料一: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指导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材料二:1933年《农业调整法》:缩小现有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补贴农民经济损失

问题生成:材料中的哪些措施可以有效抑制盲目生产?发放蓝鹰标志的目的是什么?

生:制定行业公平经营规章,确定企业生产规模、价格和市场分配,缩小耕地面积,屠宰牲畜;发放蓝鹰标志的目的是确保市场公平、有序竞争,防止盲目竞争。

师过度:刚才我们从抑制盲目生产减少供给的角度来说明罗斯福缓解危机的办法,下面我们从扩大需求这个角度来说明罗大夫是如何缓解经济危机的。扩大需求,就是民众要去购买产品,而购买的前提是要有收入,而收入的前提是要能够就业,但当时美国民众因为经济的大萧条而处于普遍失业状态,罗斯福又是怎么做的呢?

幻灯片展示材料:药方4: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材料:1932年,美国的失业人数达到1100万。据《幸福》杂志估计,美国有3400万成年男女没有任何收入,许多人活活饿死,活着的人也处境困难。

问题生成:假如你是罗斯福大夫,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先输血,再造血。即先对失业者进行紧急救济,再由政府创造大批就业岗位提供给失业者。      

师: 那么当时罗斯福与你们想的是否一样呢?  

展示图片:(人教版p85)

问题生成:上述这两幅图片能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生: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师:我们把这种方式称为什么?这种方式与紧急救济方式相比较有什么优势?

生:以工代赈;紧急救济只是短期内解决失业问题,而以工代赈方式可以从长远来解决就业问题,还可以刺激经济的恢复。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山姆大叔的第一个病症,即经济萧条;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山姆大叔的另一个病症即社会秩序紊乱病症是怎么解决的。通过前面的分析,美国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主要是因失业人数激增,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由于他们处于社会底层,自身利益得不到有效诉求,进而引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所以,罗斯福大夫必须想方设法来平息弱势群体的不满情绪,落实到具体施政措施上,他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展示材料:    药方5:建立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1: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规定雇主不得干预和图谋控制劳工组织;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材料2:1938年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材料3:1935的《社会保险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问题生成:根据材料,这些法律规定一旦实施后,哪个阶层是直接受益者?对当时的美国社会秩序会产生什么作用?

生:工人;可以起到稳定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问题生成:结合以上材料中罗斯福为保障弱势群体利益而采取的基本手段,你认为这些措施是临时的吗?

生:不是,因为罗斯福是通过立法手段将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上升为政府层面的行为,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可以起到稳定人心,进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师过度:罗斯福上任后,为美国经济开具了一系列的药方,这些药方究竟起到了什么疗效呢?

突破目标三:药效

教师展示几段材料,请同学们从材料中概括出相应历史结论,做到论从史出。

     失业率数据图                         生产柱状图      

问题生成:观察这两幅图片,回答美国的失业率和生产状况在1933年以后分别呈现什么趋势?

生:美国的失业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总体呈现恢复上升趋势。

师:由此,我们判断美国经济处于什么状况之中?

幻灯片展示疗效1: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展示材料: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基本有两种主流观点,即“功大于过论”、“过大于功论”,持“功大于过论”者认为: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方式。

问题生成:根据材料归纳罗大夫的新政起到什么疗效?

幻灯片展示疗效2:缓和社会矛盾,遏制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维护了美国民主制度。

展示材料: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问题生成:根据以上材料归纳罗大夫的药方起到什么疗效?

幻灯片展示疗效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结束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时代,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突破目标四:评估

教师总结并过度: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罗斯福大夫的药方还是起到了很好疗效的。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对罗斯福大夫的这次治病过程进行一次总结性的评估。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道题目:

问题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能否发现罗大夫在治病时主要依靠的是什么权力?

生:总统的行政权力。

问题2: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罗大夫的药方究竟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

生:在发挥市场调节经济主体作用的同时,大力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干预的广度和力度。

教师过度:刚才我们从罗大夫治疗的手段上进行了初次评估。请同学们想想罗大夫的药方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呢?投影材料:

材料: “为了实施新政,不得不对传统的权力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处理紧急事务和危机的需要……有人估计,自1930年以来,单单联邦官僚机构就扩大了5倍;在从1933年以后的10年内,仅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就达3556项。总统的权力急剧扩大,与此相对应,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权力受到削弱。”

问题生成:结合材料分析罗大夫在治疗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预想不到的新问题?

生:官僚机构的的扩大和总统行政权的过度膨胀。

材料: “新政”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问题生成:根据这段材料分析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政治上,美国传统的权力运行平衡机制被打破;经济上,企业经济活力的下降。

问题:根据以上两段材料,你认为历史学界对罗大夫的疗效还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声音?

生: 批评或者否定的声音。

问题:从批评的意见中反思,你认为国家在干预经济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生:包容守则的干预,理性有度的干预,积极有效的干预。

问题5:史学界关于罗斯福新政存在着争论,作为90后的我们,对待学术界的争论应该持何种态度?

生:包容、探究、甄别、见解

教师过度:在学习完罗斯福新政的史实后,我们通过下面的问题回过头来感悟这段历史。

1.结合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以及美国应对危机的结果,你对“危机”的含义有

何新的认识?

生:危机是在危险当中也蕴涵着新的机遇。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或生活中如果遇到了危机和挫折,应怎样要把危机转变为契机

生:要有创新精神。

3.从罗斯福总统身上看,作为90后的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危机或挫折?

生:坚强、冷静、乐观。

  1. 在我们冷静处理自身危机的同时,我们能从罗斯福身上还可以学到哪些难能可贵的品质?

  2. 生:学会关爱他人。


1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