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书”途同归,“分享”阅读实施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1/9 10:55:57 作者:王迎鹏 浏览量:1514次
今年学校新开设了语文“阅读课”,高一新生阅读兴趣高,阅读氛围也浓,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经历,也提升了学生阅读能力。但是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也遇到了一些很值得反思的问题,今天(2017.9.28)戚平给我们分享了在“阅读课”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具体如下:
通过在语文“阅读课”中进行的“分享”阅读的实施以及结合具体的阅读课的实践教学,我深刻的感觉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各项活动的参与和激励下有了明显的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量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学生的阅读思维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此外在阅读的深度、广度和把握作品主旨的准确性上都有了提高,更可喜的是学生在“分享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促使了学生个性化、创造性解读作品的能力向深入发展。
首先,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的保持与“审美”疲劳的克服。本人在“分享”阅读课的实践过程中,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充分注意到了学生在活动与实践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特点,围绕着“分享阅读”开展了比较多的活动。这些活动在一段时间内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是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就会出现“疲软”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阅读“分享”的深入。因此,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的保持和克服阅读中“审美”疲劳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其次,实施“分享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适时、适度的过程控制问题。在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本人在实施“分享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调控“真空”状态,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控制才是“适度”。这一方面和自己本身的能力和语文素养不够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自己在阅读分享课的设计方案的制定考虑还不够周全有关。此问题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再次,“分享阅读”中,学生对作品解读特别是个性解读方面内容的衡量标准问题。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语文是多样、多元化的特点。在文本解读方面这一特点表现的就更为明显。同一篇文本,不同的层次、阅历和素养的人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与感悟。因此,在“分享”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我就感到一旦学生思想的闸门被打开后,真的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这一局面,我们教师应该如何评价,一味的赞同与一味的否定,都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正确的理解,不利于学生今后阅读的发展与阅读能力的提高。这就涉及了学生或教师评价的一个标准或一个度,这也是个值得反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