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高中文本解读
朦胧的,才是美的
发布时间:2018/1/9 20:51:10 作者:王迎鹏 浏览量:2036次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有常规解读还有个性化解读,常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究竟如何科学的解读文本? 今天(2017.11.23)郭婕老师给我课设了一个很有启发的文本解读讲座:
含混(ambiguity)是由燕卜荪提出的。燕卜荪在《七种含混形态》中也指出,文学语言往往是在多义中显示含混,或是在含混中显示多义。他说: “‘含混’本身可以意味着你的意思不肯定,意味着有意说好几种意义,意味着可能指二者之一或二者皆指,意味着一次陈述有多种意义。”
我一直都矛盾于,文本的解读怎样接近标准答案,教参上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怎样达成一致。直到一个前辈用“含混”一词来指导我,我突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像是找到了一把文本解读的钥匙。
一、含混
(一)文本的不确定性
模糊美学认为,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即模糊性,是所有文学文本的本质特征。这种模糊性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模糊美。这种蕴含模糊美的审美理想的形成有其独特土壤,那就是由儒佛道构成的中国哲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又渗透进了中国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5000字的《道德经》,其传达的道家思想充满了神秘的模糊美,甚至阐述的方式和语言也不甚清晰。选入教材的《<逍遥游>节选》就具备深奥玄妙的特点。而唐诗宋词更是明显显示含蓄、蕴藉、朦胧的特点,言有尽而意无穷,即将无限的情思渗透于有限的表现手段中。有人这样描述:“真正风流的文章,有情而无我;情是广大的,个人的我是不存在的。”这都是可以的,这说明短或长、清楚或晦涩的文本的解释都有着不确定性。
(二)“看不懂”的意义
我倾向于用“含混”来形容这种“看不懂”,而不是用“模糊”、“朦胧”和“多义”。因为“含混”对文本的解读没有任何定义,也可能是完全相反的解读。“混”这个字意味着很复杂多变,很难以简单说明。
有时都觉得,正是因为维纳斯断了一只臂膀,《红楼梦》缺了后40回,人们才前仆后继地去瞻仰和膜拜,希望能解开“史蒂芬斯”之谜。李商隐的《锦瑟》,更是以其朦胧晦涩而荣登绝品。没人看得懂,却又几乎人人都承认其是绝品。这可以说是所谓的“看不懂”的意义所在。因为“看不懂”,其内涵就没有限制。一个广大的没有限制的世界,读者才可以在其中畅快遨游。
二、解读“含混”
(一)清晰和含混
朱自清的《背影》,有意识地只选取了父亲的一个“背影”,这是其构思的一个绝妙之处,也就是他在审美投射时所独创的一个视角。“所谓投射,是指主体将自己的记忆、知识、期待所形成的心理定向,化成一种主观图式,外射到特定的客体上,使客体符合主观图式,从而产生幻觉的心理机能。”因此,父亲的整个形象,在文中则变成了模糊了的、淡化了的影像,使之产生了“花非花”、“雾非雾”的特点,而让读者对这个“背影”,增添了玩味不已的审美想象空间。
所以,“背影”既是清晰的,同时也是含混的。清晰和含混,是一对必须同时出现的审美风格。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是一个双线结构的故事,也是“世上存在着不能流泪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向人解释,即使解释人家也不会理解。它永远一成不变,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二)度的把握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是听课笔记的整理稿,但说到底,这本书是“一个人的文学史”,或者叫“一个人的文本解读”。比如木心关于关于拜伦和狄更斯的论述,正好可以放在一起来比对。这两个人的文章风格都大相径庭,木心的阅读感受也完全不同:拜伦是暴雨过后的海上出现的壮丽的三层云,诡异奇崛不可一世;狄更斯则是大家在有蜡烛热茶圆桌壁炉的夜晚亲切谈话,对世界有了宽容。这说明,再怎么解读,拜伦绝对不会解读成狄更斯。
从文本出发,运用各种方法,加上自己的专业素养,对文本做出合理合情的解读。“合理合情”,我理解为恰到好处,既不能不够,也不能过分,是平和的充分的解读。“合情合理”和“过度”的边界在哪里?我想,这是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时刻在进行的思考。
三、文本解读即审美。
(一)阅读文本的本质
阅读文本的本质是什么?我大学的老师,解释为“美感”。读者从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的一种“美”的享受,身心舒畅的享受。
(二)美感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含混”,文学也呈现出复杂多变、难以琢磨的美。这惊心动魄的美,可能只属于个人体验。在学《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李白时,高二文科班的学生看到纪录片《唐之韵》出现《静夜思》这首诗,会有自己知道这首诗的开心的笑声。尽管当时的解读正在说:“游子思乡是小农社会永远写不够的题材,国人心里都郁结一股思乡的冷气。”我感觉,这个“思乡的冷气”是没有进入到高二学生的心里的。学生很自然地说出“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却可能没有真正思乡之痛。
我们不能奢望高二的学生能深入理解,能在“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中体会出思乡的清冷,就像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国破家亡之悲,能明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已然失去之痛。但,在初入门唐诗宋词的此刻,我们的学生会体会到他们此刻的思乡;也可能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瞬间,我们的学生会体会到学生时代所没有体会出来的、更深层次或不同角度的思乡。
文本阅读的美感,就美在不同体验。在不同阶段、不同积淀、不同心境的时候,读者获得的审美体验。20岁读的《红楼梦》,和40岁读的《红楼梦》,都一样会震撼,尽管震撼完全不同。
(三)审美是发展变化的。
人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你处在看山看水的三重境界中的哪一层是不能强求的。比如,《诗品》篇幅很短,理论蕴含却宏富精深,是中国古代诗学名著和美学瑰宝。但,读者在什么时候能读懂《诗品》需要“缘分”,需要你和《诗品》相互之间的“认识的缘分”。
李泽厚的《美的历程》探讨北宋山水画:“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山水画在发展,人的审美也在发展,一个人要修炼到能欣赏北宋山水画的水平是不容易的。
正是因为文本的“含混性”,文本的美才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神秘莫测,文本解读才像探宝一样永远在追寻的路上,朦胧的,才是美的,一路上阅读和享受。
下一篇:高三语文组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