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研究>>研究团队>>历史团队>>教学资料>>文章内容
历史期中复习 必修一.doc

发布时间:2018/11/1 9:56:10 作者:张春银 浏览量:1826次

天印高级中学高历史期中知识点复习    高一历史组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考点一:先秦时期的政权更迭: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定都“镐京”

          公元前771,少数民族攻破了镐京,西周灭亡。(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史称“东周”。

         春秋:前770---前476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战国:前475---前221  封建社会确立时期。

考点二: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

分封制——重点掌握 (结合P5地图)

1.分封制的目的:巩固和扩大西周的统治

2.分封的对象:王族(鲁.晋).功臣(齐).古代帝王的后代(宋.楚)

3.受封者的权利:世袭再分封.任免官吏.征派赋役.组建军队

4.受封者的义务:朝见述职.交纳贡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5.分封制的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家天下的宗族色彩。

6.分封制的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促进边远地区开发,扩大了统治区域,

形成了拱卫王室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影响:诸侯独立性强,为后来的诸侯割据.混战埋下了隐患,分封制遭到破坏。)

   7.分封制崩溃:表现:葵丘会盟,问鼎中原,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商鞅变法

                 原因:王室衰微,诸侯做大;(主要原因)

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适用,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宗法制——重点掌握 (结合P6图)  

1.定义(实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嫡长子.嫡长孙有王位继承权,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大小宗是相对的。  周王室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周王与诸侯在政治上,君臣关系;血缘上,兄弟关系。

4.最大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5.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注意: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考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占卜)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了解秦的统一

1.原因:客观因素:(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顺应了时代潮流)

⑴经济发展,要求统一 (2)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3)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

(4)兼并战争统一。   (5)法家思想为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主观因素: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日益强大。(物质基础)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统一者:秦王嬴政       都城:咸阳

3.统一进程: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六国灭亡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4.意义: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考点二: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

1.皇帝制度:特点: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丞相 :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九卿(中央职能部门)

2.三公九卿    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 :   负责全国军务)虚职

考点三:理解郡县制的推广和作用(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

1.建立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秦朝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作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把全国各地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

中。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点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

  1.汉朝初年,高祖刘邦方秦实行郡县制,同时把同姓子侄和一些功臣分封到地方做王,

形成 郡国并行 的局面。

2.实施原因:吸取秦亡教训    

3.危害:诸侯势力膨胀,不利中央集权

  4.解决办法: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诸侯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土地为列侯,

列侯归郡管辖)。基本解决了王国危胁中央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

 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完善)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⑴皇帝     门下省(审议机构):审批(核)

尚书省(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具体执行

特点:三省之间既独立平行又相互制约

(3)作用: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三省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历代基本沿袭。

注意:三省六部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但本质截然不同,前者是封建君主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考点:了解宋朝分割宰相权力的举措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为宰相。

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削弱了宰相的职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考点: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

  1.元朝地方管理:

⑴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或称行中书省.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①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腹里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西藏地区:宣政院管辖。

⑵权利: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⑶作用:①便利了中央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的开端。

2.特点: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考点理解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主要实行察举制。自下而上推举官吏,郡国推举,举孝廉。选拔标准:注重品德

2.魏晋南北朝时期: 九品中正制。                             选拔标准:注重门第

弊端:世家大族垄断政权,不利于中央集权

3.隋朝:⑴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⑵隋炀帝: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选拔标准:考试成绩

4.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5.作用:积极⑴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注意发展规律

①标准: 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

②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

③选择方式: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公正(相对)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点:了解明朝废丞相

原因:鉴于元相权过重,相权威胁皇权

经过: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直接对皇帝负责

作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考点二:了解明朝的内阁

1.原因明太祖废丞相后,政务繁多,力不从心

2.内阁制的确立与演变:

⑴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处理政务;

明成祖时,“内阁”正式形成;

3.评价:内阁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

机构(性质);阁臣升降.职权大小.票拟是否采纳取决于皇帝。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实质)

考点三:了解清朝的军机处雍正帝

1.设置:为办理西北军务,军机处

2.特点:机构简单,效率高,保密性好;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皇帝钦定

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4.作用:⑴提高了行政效率;

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归纳: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①演变过程加强君权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

→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置军机处)

加强中央: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汉初)→行省制(元)

②演变过程中的两大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③演变过程中的两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考点四: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使中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奠定祖国疆域。

2.消极影响:①经济上: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极易形成暴政;形成了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③思想上:钳制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考点一:了解英国“光荣革命”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时间:1688年     2.特点:不流血的政变

2.人物:威廉(荷兰执政,詹姆士二世女婿)和玛丽(詹姆士二世女儿)  进口国王

3.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达成妥协

考点二:理解《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一)《权利法案》:1689年,为限制王权,议会通过。

1.主要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2.意义: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形成:1721年,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2))内阁产生过程:

下院选举→(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首相提出内阁名单

→(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

⑷内阁.议会和国王的关系:

    首脑是首相,成员是各部大臣

② 名义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

    内阁成员集体负责: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与首相共进退

④ 议会通过不信任案,内阁垮台。

⑸首相的职权: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首相是议会下院多数党的领袖,有权提名各部大臣

②  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③  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④  有权解散议会。

考点三: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

1.原因: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考点四: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  ②国王统而不治  ③首相掌握实权

2.理解:英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但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代议制政府

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3)国王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3.影响:

对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避免独裁统治,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的总统共和制

考点一: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指导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背景:松散的邦联带来严峻的形式。

2.1787年宪法的内容:

⑴规定美国是联邦制.民主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⑵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国家权力结构)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任期四年,最多两任)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

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有权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③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任期终身

3.评价1787年宪法:

⑴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⑵积极方面①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②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起来。

    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局限性: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 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考点二:理解美国联邦制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实行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考点三:认识美国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制约与平衡”

1.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2.两党【民主党(驴).共和党(象)】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

考点一: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⒈共和制确立的标志:1875年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⒉宪法内容 :

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⒊意义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一票共和);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列强侵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考点一: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一)鸦片战争:1840.61842.8 英国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

(2)导火索: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签订了《南京条约》(割.赔.开.关)

①时间1842年      ②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③内容:割地(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赔款2100万银元);增加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开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便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破坏贸易主权,使中国沦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协定关税(中国关税自主主权开始丧失)。

4.影响: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两国)

1.原因: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经过:⑴开始: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

          ⑵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先后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⑶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⑷结束: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

3.影响:⑴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⑵清政府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考点二: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史实.了解《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1894-1895)

1.背景:日本明治维新后为了掠夺市场和原料,制订了侵略中国的政策,侵华蓄谋已久。

        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2.经过⑴爆发:1894年7月丰岛海战,8月,清政府宣战。

      ⑵主要战役: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丧失黄海海域制海权).

辽东之役(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3.战争的结果:失败。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澎湖列岛)

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

赔款(2亿两白银)

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开埠(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使外国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

投资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便利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侵略方式变化)

4.深远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程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考点三: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

1.背景:⑴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⑵中国人民反帝高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

2.发展:1900年夏天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战争。

3.过程:(省)

4.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内    容

影        响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关税盐税作抵押;)

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北京东郊民巷设立“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使馆界”是“国中之国”,

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地区,

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清镇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5.深远影响⑴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⑵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考点一:了解黄海海战:1894.9中日双方海军在黄海海域大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舰同沉

考点二: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体现台湾人民抗击日军的坚强决心和不屈斗志)

1.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进行抗战。  

2.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兵,组织抗日。

3.苗栗秀才徐骧义军与敌浴血奋战“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考点三了解《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A.《天朝田亩制度》(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1.颁布目的①满足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  ②建立“有田同耕有饭通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2.主要内容:⑴土地分配  ①原则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

②方法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⑵产品分配 ①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3.评价:⑴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革命性.空想性.落后性(小农经济)

⑵积极意义: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

⑶局限性: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B. 了解《资政新篇》

1.1859年,洪仁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2.内容:政治:向西方学习,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3.评价:进步性: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符合世界潮流。

局限性:缺乏必要的经济.阶级基础和社会环境,最终未能付诸实施。

(三)辛亥革命:

考点一:了解同盟会成立

⑴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⑵提出“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

民报》进一步阐发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⑶性质:近代中国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考点二: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背景:(1)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2)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纷纷建立。思想家: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12日占领武汉三镇。

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首都:南京;国旗:五色旗。

                   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采用民国纪元(注意计算方法+-1911)

考点三: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春,颁布

⑴目的:限制袁世凯权利,维护共和制度

(2)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主权在民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族平等

③国民享有民主.自由等权利 ④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⑤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⑥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

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责任内阁制起到限制总统的权利)

(3)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考点四: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①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③辛亥革命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

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诞生和国民大革命(1919--1927

                   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1919--1949)    抗日战争(1927--1937

                                     解放战争(1945--1949

考点一:认识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及其影响

1.背景: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1)爆发:1919年5月4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还我青岛”

(3)第一阶段:5.4北京.学生;       第二阶段:6.5上海.工人

(学生是先锋,               工人是主力军)

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性质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是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精神; 敢为天下先,永不低头的精神

考点二:了解中共“一大”

1.诞生1921 ,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举行。

2.内容:①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注:这个目标是不切合实际的,资产阶级当时也是革命的力量,而不是革命的对象。

③党的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新在:①阶级性质;②指导思想;③奋斗目标;④代表利益。

考点三: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

1.国共合作 (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两党合作形成,

新三民主义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开始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1926年,北伐战争

目的:打到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概况: 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3.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

4.失败原因:⑴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根本)

              ⑵国民党的右派的背叛。(客观原因)

5.教训: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军队),必须掌握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考点四: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陈毅)

  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意义:⑴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8月1日后被定为建军节)

         ⑵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考点五:理解八七会议

1.时间:1927年8月7日     地点:汉口

2.内容: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

义。(一清二确三决定)      

3.意义:给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考点六:理解土地革命(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1.建立:1927年10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建设:政治建设: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考点七了解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时间:1934.10-1936.10

2.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的失败。

  根本原因:党的“左”倾错误

3.红一方面军路线:江西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毛主席七律《长征》)  1934.10        死伤惨重,人员锐减

     ---四渡赤水----遵义会议----皎平渡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生死攸关会议   跳出包围圈

    ---翻雪山(夹金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1935.10)

4.会师:1935年10月,吴起镇(中央红军—陕北红军);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5.意义:⑴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⑵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永不磨灭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  

6.遵义会议(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3)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 页 共 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上高路199号 邮编:211100

联系电话:52130500 招生QQ:2214673437 您对网站意见或建议请留言 njtygz@sina.com 技术服务:教育技术室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32011502010427号